第728章跑官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这样的,骏北市有条污染环境的骏北河,您知道吧?”张声眼睛向右上方瞟了一下,显然是在回忆关于这个城市的资料,随后点头道:“有印象,好像是政府花了很多钱,原本是打算作为城市内的景点,结果反倒是变成了废弃的臭水沟。”

“没错!”林涛用力点着头“骏北河两岸的大面积楼房全部废弃,政府还专门花钱安置了这些住户,可以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劳民伤财。”

“不用挑政府的病,直接入主题。”张声可不会给他随意抨击政府的机会,更何况用意也太明显了。

“其实吧,我就是想出面整治这条骏北河…”林涛没说完,张声就问道:“然后呢,需要政府回报给你什么?”没等回答,他又说道“我可知道,这条河当初建设的时候就花了上亿,现在想要治理,花的钱肯定会更多,说不准还会达到十几亿,就算你有钱,也不会随便花,是不是看上骏北河两岸的地皮了?”对于这种结果,林涛一点都不意外,张声如果连这点见识都没有,还当个的省委书记?

“是的,我想要开发骏北河两岸的地皮。”林涛点点头“其实那里的位置相当好,只要运作得当,最起码可以成为骏北的第二商圈,我是赚钱了,却也能带动整个骏北的经济。”

“说的好听,最后还不是你自己的包鼓了?”张声冷笑一声。

“干爸,话不能这么说,连政府都不会无偿帮助老百姓,我好歹也算一个商人,觉悟总不会高过政府吧?”林涛反驳道“钱我是一定要赚的,可在赚钱之前,我可是投入了十位数的人民币出去,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开放商能做到我这种程度。更何况,这还只是一个计划,并不能百分百肯定做这件事就能让我赚钱。”张声盯着林涛看了半天,忽然起身去拿自己的茶杯,喝了一口之后,双手握住茶杯,靠在办公桌边缘,居高临下问道:“我印象中,骏北河两岸区域面积不小,做成商圈肯定没问题,只是你的开发资金能跟得上吗?”

“贷款是一定的,这种风险也不可能让我一个人全部承担。”林涛耸耸肩“当然了,我的出发点是好的。另外,我还有一个计划,其实对骏北也有一定好处。”

“说来听听!”

“骏北这两年房价涨得很快,就连我现在住的老旧小区,二手房的价格也达到了一万五一平米,这个价格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更何况骏北相当于是半个‘移民’城市,这种高房价又怎么能让他们有归属?”

“所以呢?”张声终于被林涛吊起了一点好奇心。

“所以,我打算在骏北河一侧建两个接近平价的小区,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房价不超过一万五,专门卖给那些准备落户到骏北的外来人口。这么做虽说对骏北本地人不太公平,不过为了骏北的发展,其实也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你地想法很好,但是不够现实,不能说为了留住外地人才,就对本地人区别对待,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张声立刻挑出病“你可以跟各大公司和单位合作,如果他们想要留住外地人才,可以跟你合作,以优惠价格购房,至于多少套房,数量你自己定。而剩下的房源,还是应该向本地人开放,毕竟价格摆在那里,只要你不刻意涨价,大卖是一定的。总之,不能对外来人和本地人区别对待,这样会人为地划分出阶层,不利于团结。”到底领导,所占的角度都不一样,林涛不暗暗点头。当然了,这种事他也想到了,可为了引起张声的兴趣,故意说得有一些漏,如果不让领导发挥一下,又怎么能参与到话题中来?

“干爸,经你这么一说,我有种茅顿开的觉。”张声看了他一眼,轻轻哼了一声,说道:“这才只是开始吧,是不是还有别的事?”

“有!”既然干爸都开口了,林涛不认为自己还有什么需要客气的“政府那边不太好谈,项目有些大,不悉的人信不过,我怕对方为了捞政绩,不认真跟我合作。”

“你要相信,政府官员里面有蛀虫,但大部分同志都还是好的!”张声也有些无奈,长期积累下来的形象,想要转变还真不是一时半刻能够做到的事情。

“听说市长要调走了,这个时候谈合作,我怕后面来的市长不会认真对待啊,毕竟不是自己谈下的项目,又不算在自己的政绩里面…”张声忽然笑了起来,指点着他说道:“你小子,是谁让你来当说客的?”

“还真不是,是我自愿的!”林涛摇头道“主要是我有信得过的官员,可惜人家不在政府口里!”张声对林涛在骏北的关系网还算清楚,略一沉思便说道:“郭朝晖?”沉默片刻,又说道“实话实说,以他的资历,在委口里干确实有些可惜了。之前一直考虑过他的调动,只不过组织部的黄部长要退二线了,暂时就放了下来。”

“那不正好吗?”林涛呵呵一笑,就没再多说,自己毕竟是个商人,对于官员的任用没有任何发言权,如果不是仗着跟张家这层关系,他也不可能在张声面前如此放肆。

“你先回去吧,我考虑一下!”张声挥挥手,当林涛走到门口时,就听他又说道“这似乎最后一次,下次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知道了,干爸!”林涛当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反正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至于下次…再说吧!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