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南路最早是印度的亚洲棉,经东南亚传入海南岛和两广地区,据史料记载,至少在秦汉时期,之后传入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区。
第二条途径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云南,时间大约在秦汉时期。
第三条途径是非洲棉经西亚传入新疆、河西走廊一带,时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北路即古籍‘西域’,宋元之际,棉花传播到长江和黄河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
域。
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中国边疆地区各族人民对棉花的种植和利用远比中原早,直到汉代,中原地区的棉纺织品还比较稀奇珍贵。
唐宋时期,棉花开始向中原移植。大约在南宋的时候,棉布逐渐替代丝绸,成为华夏百姓主要的服饰材料。
元代初年,政府设立了木棉提举司,大规模向人民征收棉布实物,每年多达10万匹,后来又把棉布作为夏税(布、绢、丝、棉)之首,可见棉布已成为主要的纺织衣料。
元以后统治这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
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记载的‘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可知当时植棉和棉纺织已遍布全国。
事实上司马遹并不清楚棉花在华夏的种植历史,他只是单纯的认为凉州地区接触的各国商人比较多,有可能会有人见过棉花,所以他才托张轨在凉州尽力寻找棉花。
不过,还真别说这事真成了!
当两个月前张宾上任凉州刺史的时候,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皇帝给他的棉花画像誊抄数份,然后
给心腹之人,分数路去寻找。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之后,仍然没有一丝有关棉花的消息。
张轨对此非常着急,毕竟这是皇帝亲自给他的任务,而且看起来司马遹非常重视这件事,若他不能办得让皇帝
意,岂不是要在皇帝心中大大丢分?这对于一心想要入内阁的张宾来说打击太大了。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样神奇。就在张轨渐渐绝望的时候,一个来自贵霜国的商人突然告诉他这种棉花他在贵霜国见到过。张轨闻言大喜,亲自派人将那个商人接到府上询问,贵霜国商人诚惶诚恐地来到刺史府。
“小的拜见刺史大人,不知大人唤小的前来有何事?”贵霜商人伽米罗规规矩矩给张轨行礼,眼下贵霜国实力大损,使得他们的百姓走到外面杆子也不硬。
“阁下不用紧张,本官这次找你前来,是为了向你求证一件事。”张轨好言抚道。
“刺史大人请讲,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好!来。你看看这个画上的东西,见过没有?”伽米罗小心翼翼的接过纸张,仔细瞄了一眼,抬起头看着张轨道:“大人。这不就是棉花吗?这种植物在我们贵霜国非常普遍。大家都是用此物织布。而且若是小的没有记错的话。在高昌地区也有,只是那里称这种东西为白叠子。”
“真的?你能确定?”张轨闻言大喜,寻了近两个月了终于有了眉头。
“小的怎敢诓骗大人。而且凉州有些大户人家里面估计也有,只是他们都是把棉花当成一种花卉。若是大人需要,小的可以从贵霜国引进一批。”伽米罗看到张轨是真的对棉花兴趣,遂生出想要讨好对方的心思。
“好,若阁下能帮助本官引进一批种子以及相关种植技术,本官可以做主为你在购买大晋商品方面提供一些优惠。”张轨也知道若想马儿跑就必须让马儿吃草的道理。
正当张轨为找到棉花兴奋异常的时候,远在盛乐的裴嶷正在拓跋部落南部舌战。
拓跋猗卢没想到大晋派出的正使竟然是个年仅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但经过前边一系列试探之后,拓跋部落上下没人敢轻视这这个年轻人。一进大帐,拓跋猗卢客套道:“大晋使者到我大漠,实在荣幸。不知裴大人此来何事?”裴嶷也没拐弯抹角,直接道:“在下此次是为与大汗结盟而来。”拓跋猗卢非常冷静的回道:“大凡结盟,必有利益互惠。近来我拓跋部落似乎与你大晋素无往来。况且就在十几年前你大晋的征北将军卫灌用计分裂了我强大的拓跋部落,杀了本汗的父亲,与我部便结下世仇,何来结盟之说?”裴嶷面对拓跋猗卢的质问,哈哈一笑道:“大汗所说差矣。士彦只听说,世上没有永远的仇敌,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再者说,我大晋之所以与贵部结仇,只因贵部屡犯我边境,扰我边民,洗掠财物,难道我大晋不能求自保么?”席间有左谷蠡王乌巴图怒道:“卫灌设计杀我大汉,难道这笔就这么算了不成?”裴嶷淡淡一笑道:“战场厮杀,讲究的是不择手段,卫大人为了保我边境安宁使用一些非常手段,好像没什么不对吧?若非你们本身内部有问题,又怎么可能让卫灌将军有可乘之机?从另一个角度所,若败的是大晋,被斩杀的便是我大晋的军民了。且卫大人早已亡故,时隔多年,仇恨也该化解了。”拓跋猗卢身为枭雄,并没有为两边之前的仇恨住双眼,他看得很清楚,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不介意与自己的仇敌结盟。
“大晋虽实力强大,但自身仍受并州匈奴人、幽州王浚以及江东三方扰,至今未能收复全部失地,你们有何条件与我结盟?”裴嶷道:“诚如大王所说,大晋如今确实是三面受敌。然我大晋实力强大,君明臣贤,只要休养生息三五年,定然能够一扫乾坤使宇内一清。到时我大晋收复失地,版图不会小于你们漠北的拓跋部落。希望结盟之后,大汗能从北方牵制并州匈奴,助我大晋完成统一之愿望!”拓跋猗卢问道:“我助尔等收复失地,我族有何利可图?”裴嶷道:“必以牺牲粮秣,金银玉
报答大汗,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