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中秋来使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就到了洪武二年,农历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

八月十五,古人也要喝酒赏月,同时还要吃月饼。华夏各地在这一天的习俗大体上一样,小细节上不同,这也是华夏民俗的一大现象,在节期上能高度统一,但在过节的习俗上各地多有一些不同之处。

去年百姓们刚刚丰收一把,再加上临近秋收,各个在城里做工的百姓刚刚结了工钱准备回家秋收。这个时候农村百姓的口袋里也都有钱了,朝廷治下各地一片欣欣向荣。

世家大族也因为采取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就算他们向朝廷缴纳了大笔税款,但他们的盈利也达到了数十万贯,有的甚至有百万贯。

因此今年这个中秋节人人过得都十分开心!

这天司马遹穿着常服,带着皇后、几位后妃和皇子公主们准备去与民同乐。现在世道变好了,各地人民都期盼着皇帝能带领着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于今年朝廷组织地这个中秋节庆祝活动,很多百姓都响应这一行动。

如今的京师洛,周围80里,规模浩大。洛水从城中穿过,有“天汉之象”故建天津桥,天津,意为银河也。在桥北边建皇,取名紫微,意为天

司马遹以洛为中心修建东西公路大动脉,东达青州东莱,西抵凉州姑臧,是贯穿东西的通枢纽。

洛水水道经朝廷拓宽,已经成为朝廷重要的水运通道,全国的物产云集洛,朝廷在洛水两岸兴建起庞大仓库,以供给京师用度。

天津桥连接皇城正门,每天清晨,晓月尚挂在空中,桥上就车水马龙,这一景被称作“天津晓月”它以南北走向横跨于洛水之上,从皇南门到洛城南门的中轴大道也就成为了御街,而天津桥就因此成了御桥。

不同于洛水上其他地方为了行船方便而建起来的虹桥,以及以船只搭建而成的浮桥,天津桥因为正当御街的要冲,其中车马行人往来非常频繁,桥梁就只能选取石材建成低平的形状,桥下密布着石质桥墩,以此来保证御驾和军旅的通行安全。

洛水水势浩渺,帆樯林立,岸柳成荫,芳草鲜美,长桥卧波,人车熙攘;洛水潺潺,着磅礴气势,也着恬静婉约。

这一正值中秋,虽然这个节主要是一个民俗节庆,皇帝和官府并没有特别的过节仪式,不过为了官民同庆,司马遹特意给了大家三天假期。有假期的节,京城士民就会去自找乐子,中秋又不是一个出城赏景的好时机,于是城里面的瓦舍酒楼就分外地热闹起来。

年初皇帝视察西北边疆遇险,不过幸好有惊无险,天子平安归来。在天下万民看来,只要皇帝无事,那他们的生活就有盼头。大伙正好借这个节为陛下好好去去气,恭祝皇帝万寿无疆。

更何况趁着这个中秋,皇帝还颁布了大赦天下的诏令,另外朝廷上下各有封赏不说,就是京城的百姓也能分得天子恩泽――每户人家都可以得到一些钱赏赐,京城内的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获得邀请,前往御花园去赴皇帝的晚宴。

一大早,皇南门前的街道就早早地布置停当,各地的酒楼上前也竖起了各的旗帜,无数城中百姓和外地赶热闹的人都跑去了天津桥,只为了围观皇帝。

这一天洛城最热闹的地方注定是天津桥前的御街,其两边的酒楼上早就挤了瞧热闹的人。寻常百姓可能会不顾身份挤在街道两边围观,而一些士子且有身份的人却不屑于去跟庶民百姓争抢,他们就在两边的酒楼订一个临街的窗户,以便居高临下的欣赏皇帝的仪仗队伍。

只是在楼的私宴之中,二楼有两个房间内的客人却是稍有不同。

这两个房间恰好位于酒楼二层南面的东西两端,房内的客人既能够凭窗观赏洛水水景,又可以避免互相之间的打扰。在东端那个房间里面坐着的,正是慕容吐谷浑本人,而在西端那个房间里坐着的,却正是来自拓跋猗卢的大儿子拓跋六修。

对着一桌子的美酒佳肴,吐谷浑却是兴致缺缺,虽然随从在席间屡屡殷勤相劝,然吐谷浑也只是点到即止,只是示意众人不必在意他只管尽兴。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