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九你情我也愿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多尔衮身穿皮大衣,策马站在雪地上,前后左右锦旗烈烈,大军簇拥,正是要痛快大战前夕,李自成的消息让他停止了南下的脚步。

军队停止前进,多尔衮命令原地扎营。靡下的将领很多是沙场老将,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有将领已经派出斥候,探明周围的河湖泊,免得到时候遇到麻烦。

虽然入冬的第一场雪已经下来,但河面上的冰还很薄,无法行走人马。

多尔衮召集人贵族、谋士、大将,在中军升帐。

“李自成南下,要是趁咱们在黄河南线血战的机会,进军黄河沿岸,咱们的粮道不就断了!”多尔衮说道。

李自成此举让他十分头疼,等于白白费了攻击明军的有利时机。时清朝廷已经调整了战略,李自成不再是他们的主要敌人,明朝才是,这是和力量对比攸关的。

多尔衮转向范文程,问道:“范先生有什么妙计?”范文程道:“李自成南下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威胁了我大清主力的后方,只能先剪除之。”多尔衮叹了一声气,道:“咱们忙着收拾李自成,明朝也忙着收拾李定国,白白让明朝借机清除了内患。”范文程拱手道:“何不招降李定国?明朝置之死地,李定国除了投降我等,别无他路。”

“谁当此任?”范文程拱手道:“奴才愿往。”范文程早都琢磨透了李定国,这才愿意以身涉险,要是现在要派人去和明朝谈判,恐怕范文程就不会主动请缨了。

“奴才有个要求。”范文程道。

多尔衮说道:“请讲。”

“李定国投降后,准许进开封修整,否则他们也难逃覆亡。”范文程劝说多尔衮“李定国入开封之后,还能为我大清扼守南线,大清军队便可专一剿灭李自成。”帐下清诸将反对道:“李定国手下都是汉人,走投无路才投我大清,今将开封重镇由他手,一旦反水,我军岂不是要腹背受敌?”范文程不语,心道李定国只要投降,还反什么水,明朝很明显是要趁其出山之时往死里整,他李定国还能反向明朝不成?

多尔衮想了一会,说道:“准。”李定国自从接待了清的来使,便命军队缩在城中缩小防御圈,不再和明军死拼。这个情况,邹维涟很快就知道了,多方查探之后,证实了李定国和清勾结的事由。这其中和两厂一卫的密探,是分不开的。

有人建议邹维涟抓住机会,与李定国议和,起码不要让李定国等二十万大军倒向敌营的怀抱。但邹维涟试也不想试,因为他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李定国绝无可能投降明朝。

邹维涟忙将信息递南京,同时也召集谋士商量对策,毕竟朝廷的命令一来一去,要花费不少时间,能够当机立断的事,邹维涟有这个权力。

时范文程已经到了李定国的大营,李定国入,屏退不相关的人,只招来孙可望何腾蛟等要紧人员,与清和谈。

勾结蛮夷,不是光彩的事,在正式投降之前,搞得人人皆知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

几个人寒暄了一阵,范文程喝了一口热茶暖暖心肺,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在下便直说了,我大清本策应贵军,夹击明军,大清摄政王殿下已率主力南下,却在这时闯贼李自成入彰德府,威胁我大清后翼,故清军要渡河南击明军,已不可能。在下此行,是奉摄政王之命,要求诸将军顺清,如平西王吴三桂一般,如能立下战功,封王封侯并不困难。”李定国和孙可望等人面面相觑,沉默了许久。李定国道:“现在明军就在眼前,清军尚在北面,就算降了,我们又何益处?”

“大清许可将军驻守开封。”范文程说完,心里已觉得李定国同意了八分。李定国还有多少选择呢?

旁边的何腾蛟心道,妈的,当初老子就说了只有投降清,打了打去,还不是这个结果。

开封大城,周边工事坚固,又时值冬季,固守当然要比在外边野战容易得多。李定国顿时心动,又言道:“我军缺衣少粮,大清是否负责给养?”范文程笑道:“将军即是我大清军队,自然由朝廷给养,还有军饷。当然,依照惯例,诸军都要剃称臣。”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