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五十血雨腥风城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牛金星将此中关系进言李自成,说道:“今赵谦乃是我大顺最大的威胁,与李定国结盟,我方便有四十余万人马,尚可与赵谦军一战,不然,如何能立足于世?”刘宗却不知这些弯弯绕绕,总之是不愿意离开京师,原因很简单,山西那些地方,哪有京师来得富庶安逸?

牛金星怒火中烧,私下扬言要找人死刘宗这个臣。当众破口大骂:“刘宗误国,今大顺前途,毁于此人之手!”李自成还在犹豫,这京师的龙椅上坐着,才像个皇帝的样子,他自然是不愿意让的,只是牛金星等人的建议很有道理,只有和李定国联手,先打败最强大的对手,然后再与李定国决一雌雄,这样才有机会。

刘宗情知可能又要离开乐土,更加变本加厉,恨不得要将几辈子没享受过的东西,都玩个遍。时有京师商贾被纳银“买罪”了两万两,但刘宗要的是五万,实在拿不出来这么多银子,便被刘宗捉了全家。

刘宗当着那商人的面,**其,并调笑曰:**儿太阔,没有意思。命人将其牙齿敲落,绑于柱子之上,刘宗手握长物,捅入其口中,那妇人疼痛几次昏厥,泪面,口中剧痛,羞难耐,血泪齐

商人全家被“比较”之后,皆尽伤残。刘宗迫害无数百姓,渐入魔境。

那商人难以咽下如此辱噩运,变卖所有家产,雇佣了死士,夜袭刘宗。但不幸被刘宗侍卫所破,皆尽杀死。

刘宗不知道是谁在幕后主使,听闻了牛金星要杀自己的传言,带着甲士上门问罪。牛金星破口大骂,刘宗被骂之后怒火难抑,一帮武夫冲将上去,将牛金星一顿殴打。

事罢,牛金星吐血不治而死。李自成最重要的谋士,最有见识的宰相就这样窝囊地死了。

李自成听罢大怒,命人拿了刘宗下狱。京师的腥风血雨,李自成自然早有耳闻,实际上刘宗敢这么干,也是李自成纵容的原因。大顺军需要军饷,手下的人跟着李自成这么久,不分点银子是不行的。

现在刘宗竟把牛金星殴打致死,李自成一方面痛失人才,心痛不已,一方面也在心里盘算,正好以此抓住刘宗的罪名,杀之以快人心。

在京师抢劫那么多人,自然无数的人恨之入骨,李自成将刘宗作为替罪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反抗。

不几里传来消息,将刘宗凌迟处死。

刘宗行刑那天,万人空巷,京师官民都赶去了刑场,众人争相购买从刘宗身上的割下来的,一块竟然拍到了十几两的高价(折合人民币一万余元),得者一手提酒壶,吃得嘴是血,大呼快意。

刘宗被割得血模糊,见着众人抢购自己的的疯狂景象,犹自大笑:“老子也算是赚了!”事后,有刘宗者,暗里派人跟踪食者的地方,由于吃过的人太多难以统计,刘宗羽明杀暗杀,死者成千上万。李自成趁机又剿灭了刘宗部下各将领,皆门抄斩,家产充公。那些大将府上的奴婢许多是临时抢来的,都被诛连。

大顺军入京不出几月,京师如遭瘟疫,人口降了十万计。

抢劫榨干之后,大顺军依照前宰相牛金星的建议,与李定国议和,退出京师,退守山西,与李定国成左右之势。

弘光二年秋,李定国在京师正式拥立朱由榔为帝,年号永历,以明年为永历元年。

消息传到南京,赵谦等人想看二李相争的好戏是看不成了,开始准备北伐事宜。

时有锦衣卫千户告诉高启潜,里可能有细作。高启潜大惊,问道:“可有凭据?”千户道:“在门外查到内外联系的据点,抓住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当场自杀身亡,另一个是敬事房的太监。”高启潜命人秘密将那个太监带来,用刑拷问,太监吃痛不过,高升讨饶“奴婢知错了,奴婢知错了…”高启潜问道:“同还有哪些?”太监哭道:“奴婢与上峰都是单线联系,实在不知。”

“你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给我往死里打!”太监被打得血模糊,但还是说不出同,高启潜心道,这奴婢说的恐怕是实话。情报组织,为了安全保密,很多就是单线联系。

高启潜情知不妙,在里这些小动作,说不定已经被赵谦知道了。眼下北伐在即,赵谦定然会倾巢调出兵力争夺天下,这偌大的京城武备空虚,赵谦肯定会在此之前就清理隐患。

看来已经到了最后关头了,高启潜准备趁早溜之。

李定国拥立的朱由榔,是个不错的人选,高启潜有大量南京方面的情报,投靠李定国肯定能被接受。高启潜早就想到了这一步棋。

高启潜便招来心腹数人,秘密准备逃跑事宜。走之前,高启潜见了长平公主朱徽娖。

门口的奴婢太监都被屏退,现在高启潜怀疑女太监中有细作,不敢轻易相信。

高启潜伏拜在朱徽娖面前,说道:“奴婢今来,是有大事告知殿下。”朱徽娖惊道:“何事?”高启潜沉声道:“锦衣卫有密报,赵谦谋朝篡位,殿下不可不防。”之前高启潜也多次暗示朱徽娖赵谦自立的意思,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说得直接,朱徽娖听罢吃了一惊,指着高启潜道:“休得信口胡说。”朱徽娖指着高启潜的手指在颤抖。

“殿下…”高启潜哭道“赵谦手下私自逾制制作龙袍,千真万确!请殿下想想,现在我大明军政大权集于赵谦一身,其靡下谋士将领,多封王封侯,有朝一将龙袍加于赵谦之身,还能下来就完了吗?”朱徽娖脸苍白。高启潜说的很有道理,这种事本就不需要证据。历史上就曾经有过先例,赵匡胤夺周权,其靡下将领将龙袍批在他的身上,就建立了宋朝。

历史惊人的巧合,赵匡胤姓赵,赵谦也姓赵,难不准又要重演一次。

高启潜说完便告退而出,收拾了细软,带着心腹数人便急冲冲地出城,门城门无人阻挡,司礼监掌印出城当然没人敢阻拦。虽然现在的司礼监和崇祯以前的司礼监没法比,不过名号在那里,一般人也惹不得的。

几个人策马狂奔,一直出了中都,前面就是徐州,徐州眼下已是李定国的地盘,高启潜长嘘了一口气,终于要逃升天了。

狂奔了一天一夜,已是人困马乏,正巧路边有家客栈,高启潜手下道:“高公,咱们进去给马喂些草料,不然恐支持不下。”高启潜道:“还是坚持一下,到了徐州再说。”手下笑道:“我们快马而来,赵谦的人就是传消息,也不会这么快能传到这里来。”高启潜听罢觉得有道理。他们一路狂奔,就算八百里加急急报通缉他们,也没这么快到这里。这个时候,人虽然能咬牙坚持下去,就怕马匹遭受不住倒下了,却是个麻烦事。

几人便走进客栈,高启潜手下一个化妆为平民的太监将一锭银子当地放到桌子上,囔道:“把咱们的马喂好了。”

“好勒,几位爷,要吃点什么?”小二娴地将褡裢甩到肩膀上,脸堆笑地走了过来。

高启潜对属下做了个眼,手下道:“把马喂了,东西咱们就不吃了。”小二热情地说道:“客官是要赶着上路么?要不吃两个咱们小店的包子,充饥又省事。”高启潜手下不耐烦道:“罗嗦什么,没听见爷的话…”那手下突然脑子晕,面前小二的笑脸变得模糊,高启潜也觉到了异样,情知不妙,摇摇晃晃的眼前便一片白雾。

晕倒之前,高启潜听到小二的声音道:“这老的做包子不行,,直接扔枯井里…”一会儿,店后帘内就走出几个男女人等,将高启潜几人拖了进去,便开始搜索他们身上的财物。

小二什么都没要,只将高启潜拇指上的玉戒指摘了下来。众人都在收刮高启潜等人时,那小二走到后院,找到一个扫地的妇人,将戒指递给她,低声道:“报上峰,前月叫咱们注意的人已经做了包子。”高启潜死得确实很冤,但是他如果知道赵谦在一个月前指示就布置好了罗网,就算没进这个店,在前面也会遇到阻拦,高启潜就不会觉得冤了。成王败寇,愿赌服输。

“砰!”地一声闷响,被剥了个光的高启潜被人扔进了深深的枯井,那里面陪伴他的,只有许多已做了包子的人骨。

事到最后,都只剩寂寞罢了。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