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随行还有一位礼部的大人。”天太黑,夏采没看清那礼部的官员是谁。

衣飞石理了理衣袍出门,前院已经灯火通明,布置好香案,准备接圣旨了。

他被人拦在了月牙门下,说道:“先生,外头是陛下所赐丹书铁券!”衣飞石耳朵里嗡地一声响了起来,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可是,他很清楚自己的耳力。

绝不可能听错。就是——丹、书、铁、券!

拦住他的人穿着礼部五品文官袍子,顶戴纱冠,月光落在他的脸上,是一种令人悉的真诚与关切,是百里简。

被皇帝派来宣旨的两个人,一个是皇帝目前最得用的御前大总管郁从华,一个就是深受衣飞石大恩的百里简。恰好百里简在礼部任职,哪怕部门不大合适,皇帝非要差遣,也勉强能凑数。

为什么是这两个人?为什么不派别人?因为皇帝怕生变故。

郁从华深知皇帝心意,百里简则是真心为衣飞石着想。

这二人才会真正披星戴月疯狂打马带人来颁旨,绝不会耽搁一丝半毫。

衣飞石很了解谢茂,谢茂从未想过给衣家颁赐丹书铁券。皇权从来只在皇帝一人。太祖太宗颁赐的丹书铁券真能管得住后世的皇帝?文帝、孝帝颁了丹书铁券下来,这家人犯在了谢茂手里,谢茂想杀一个恨,这家人还敢把丹书铁券拿出来吗?不拿出来还能活,拿出来全族皆死。

那么,为何如此突兀地改变主意了呢?因为,丹书铁券是给衣长安保命用的。

谢茂本想悄悄把衣长安的案子抹了去,哪晓得衣飞石不管不顾来凉州清理门户。这要真查出个所以然来,衣家还能说得清么?世人不怀疑衣飞石是来杀人灭口么?谢茂绝不愿意衣飞石卷入任何家门不幸的丑闻之中,他不惜用丹书铁券的方式,保衣长安活命。

——这案子不必查了。就算死罪朕也赦了,你马上回来!

“赦罪券以战功颁赐镇国公,镇国公免死十次,子孙三代免死三次。”百里简向衣飞石代皇帝的旨意,“铁券已在礼部记档,另一半上存印绶监。”衣长安当然没有资格得到丹书铁券,谢茂直接把丹书铁券赐给了衣尚予。

作为镇国公府第三代长孙,衣长安蒙祖荫免死,任谁也挑不出病来。

皇帝如此不分青红皂白的庇护襄国公,百里简十分替恩公高兴。

他少年时进京赴考,重新与幼年恩人维系住了情,渐渐地也知道了皇帝与襄国公的暧昧关系。原本他也觉得恩公是受了皇帝胁迫强索,还担心恩公一旦失下场不妙……

如今算是彻底明白了。

“失”这事儿,起码再十年内也不会发生。就皇帝这回办的事儿,哪里是皇帝对臣子啊?普通人家丈夫都没这么让着室的。简直像老子护着儿子。

衣飞石被杀了个措手不及。

他很动。皇帝又风了。了这么大一个。又是为了他脑子风。

可是,这完全把他的布局捣了啊。叫衣长安出来接旨,他还查不查案子了?不叫衣长安出来接旨——他还真不敢当着这么多知情人的面,忤逆皇帝的圣旨。

不是他害怕皇帝责罚训斥,而是,他不能用任何方式冒犯损害天子的威仪。

院内灯火通明,月牙门下寒光似水。

衣飞石心中既甜又无奈,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动和震撼。每当他认为皇帝对自己的宠已经到了极限时,皇帝总能一个大的,把他震得像个毫无见识的乡下人。

朕有多你?明天才会真正知道。

永远都有明天。

作者有话要说:谢茂:虽然侄儿都很讨厌,但是没有他们,朕怎么秀恩闪瞎朝臣的狗眼?

衣尚予:mmp劳资又背锅。

第190章振衣飞石(190)就在衣飞石犹豫是否让衣长安出来接旨时,龙幼株回来了。

“已吩咐人去久荷山庄。”龙幼株看出衣飞石的犹豫,提醒道,“蛇醒了。”蛇醒了,就不必死守着衣长安的“尸体”不放了。

前来宣旨的郁从华与百里简都是自己人,百里简私下来见衣飞石,也正是发现荣继珍府上气氛不对,宣旨之前先和衣飞石通气。

这时候稍微耽搁一会儿,听了龙幼株的消息,衣飞石再做决定,百里简肯定不会有异议。

“陆氏?”衣飞石问。

“长安侯在临江画楼养着一位风尘名,名叫褚朵儿。刚刚底下人来报,这位褚朵儿收拾好行囊,早已变卖了家产,租了一艘上京的客船,正准备去京城——我那边正带着听风营审着,估摸着待会就有消息来了。”龙幼株说完之后,从袖中掏出一封折得整整齐齐的状纸,递给衣飞石过目。

“这是从褚朵儿贴身小衣里搜出来的。在她内衬里。”衣飞石将供状打开,身边下人立刻返身提来灯火照明,他摇摇头,道:“不必。”如此寒月光照之下,凭着他的目力,不必举灯也能看清这张状纸上的字迹。

然而,这张状纸上所揭发状告的内容实在太令人胆寒了。凉州名褚朵儿,衣长安的红颜知己,状告衣长安在久荷山庄私储火药,暗藏奇毒,意图伺机上京刺杀皇帝!

火药?下毒?伺机上京?状纸上的词句一句比一句荒谬。且不说火药如何带进京城,毒药如何放进皇帝的饮食中,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