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默契初显下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这时候,庞大的魔气息从城楼方向迸发而出,无数瑰丽的光彩宛如烟花般弹而出,直奔下方密密麻麻的魔族大军。

在这样的战场上,本不需要锁定,任何一个魔落下去,都必定会命中。

上百个魔的同时发龙皓晨还是第一次见到。瑰丽的光芒瞬间照亮了驱魔关城头,也照亮了黑夜。

魔族显然不会束手待毙,一团团夺目的紫黑光球从下方魔族大军中升起,悍然上了这些从天而降的魔。

如果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发出这些紫黑光球的是一种身高在两米开外,有三条腿支撑地面,没有手臂,头部却特别巨大的魔族。它们那三条腿特别大,行走飞快,巨大的头颅有着六只眼睛,紫黑光球就是在那六只眼睛处凝聚而成的。

这是魔族的魔兵种之一,擅长黑暗魔的魔眼术士,在魔族中也是一个很庞大的种族。

相对于人类的魔师,魔眼术士远远不如,它们只会随着身体的进化拥有一些固定的黑暗魔。但却胜在数量众多。

最低级的魔眼术士,魔攻击也相当于二阶的魔师。它们显然比双刀魔要高端的多,总共能分为五个层级。最强大的领主级魔眼术士乃是七阶强者。

城楼上落下的上百个魔,绝大多数都被魔眼术士发出的魔光弹拦劫了下来,只有少部分能够落入魔族大军之中。爆发出一团团炫丽的光彩,大量的屠杀者中低端的魔族。

不过,驱魔关能够数千年不破,显然不只这么简单。就在第一批魔轰击完毕的同时,第二批又是上百个魔从天而降。

之前在面对双刀魔的时候,魔师们都在养蓄锐,现在是他们发挥出自身实力的时候了。

几乎都是上一批魔轰击结束的同时,第二批魔就再次轰出。完全是无隙衔接。保守估计,在城楼上的魔师恐怕也要有上千名。而且修为都不会低于四阶。

有着魔师的支持,城头上的力锐减。与此同时,大批大批的战士也已经增援了上来。

与原本的步兵不同。这些战士都是全身甲胄,修为至少也是三阶以上的强力战士,步兵营在他们的接替下后撤,完成了换防。

这些锐战士的配置很有讲究,每一组三个人,一名盾战士,一名斧战士加上一名手持重剑的狂战士。三人一组,各自为战,每一组后面还有至少两组后备。尽管魔族发动总攻后换上了大批强大种族,但这些战士在城楼上魔师和牧师的支持下,却是硬生生的顶住了攻击。

与此同时,城楼方向,不时响起一片片轰鸣声,能够清楚的看到,从城楼与城头连接的墙壁上,一个个大的炮口探出,浓郁的魔光芒不断凝聚,然后爆发出一团团巨大的光球。

魔导大炮。每一击都能媲美六阶光系大魔导士攻击的强大守城武器。在驱魔关上,竟然足有上百门。

与此时爆发的大战相比,之前龙皓晨他们对付双刀魔只能算是小儿科而已。这才是真正的人类与魔族之间的战争。

张海荣向龙皓晨等人大喝道:“撤退,换防了。”此时士级一号猎魔团的众人都还保持着充足的战斗力,哪怕是陈樱儿,灵力都恢复了一部分。面对魔族大军,他们着实有些不甘心。但龙皓晨答应过张海荣服从命令。全力接连轰出十几道光斩剑之后,毫不犹豫的向伙伴们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还没过瘾啊!”司马仙手中杖沾了粘稠的体,情绪却是相当亢奋,王原原也是一样。和龙皓晨一起退下来后,脸上明显带着几分不

龙皓晨看了他们一眼,沉声道:“我们现在是军人。三个月的时间,有的是让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快跟随营长退下去。”就在他们后撤的同时,天空中,黑的魔族空军已经到了城头上方不远处,城楼上出的魔以及魔导大炮至少有一半都对准了他们。但其中却毕竟有些漏网之鱼。

一头身长超过四米,全身覆盖着黑角质翼展达到六米开外的巨大魔族突然从天而降,一道闪耀着青黑光芒的黑暗、风系双属光刃直奔正指挥后退的张海荣轰去。

“营长小心。”龙皓晨此时已经带着众人在后撤了,他的知何等锐,虽然那只飞行魔族在黑夜的掩盖下从天而降,还是被他第一时间发现了。

这是魔族恶名昭著的强大空中种族之一,风与黑暗双系,马可西亚斯族贝塔飞魔。

贝塔飞魔是魔族真正的高级兵种,有传承的存在。所为有传承,指的就是该族族长乃是魔族七十二柱魔神之一。

魔族的七十二柱魔神中,一些魔神拥有自己的直属大军,虽然这些直属大军也是染了圣魔大陆上各种族发展而成。但他们有着魔神的血脉。贝塔飞魔乃是魔族第三十五柱魔神马可西亚斯的直属族军。任何一只贝塔飞魔都有着五阶以上的实力。马可西亚斯的亲卫队更是有嗜血贝塔之称的七阶强者。

能够拥有直属军队的魔神,至少排名都在前三十六位。但也不是所有强大魔神都有直属军队,譬如裁决与审判之神印骑士龙星宇挑战的魔族第七柱魔神阿难,就是一个孤独的强者。

突击。

左脚一跺地面,龙皓晨瞬间腾起,皓月和他心意相通,小青口中吐出一道狂风,吹拂在龙皓晨背后,令他速度更增。

圣引灵炉的白光芒在空中吐而出,借助突击和小青的帮助,龙皓晨已经将距离拉近到了从空中俯冲攻击的贝塔飞魔五十米范围内。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