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从不轻怠,即使答应帮他们雕刻留青,也从不收钱。
正因为她没有黑点,所以那些骂她的声音才会那么快消下去。
不过她行事也更加低调,那些本来还有机会花钱买到她的留青的人这下子连花钱都很难求得一件留青竹刻了。
而曾经来找宋玉延死乞白赖买了一套臂搁回去的富二代赵赜,更是到处给宋玉延留五星好评,不知情的还以为他是宋玉延请来的水军。
他兴高采烈地跟朋友说:“你可知上回一位高丽富商到我家做客,他看见了我那套臂搁,出了五千钱来买,我当初买也只不过花了两千钱!可惜录方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之辈,只肯给友人雕刻,所以我要是让出去了,想买可就再难了。”五千钱便是五贯钱,对于寻常的老百姓而言,这已经是他们半年的收入了,那宋录方的留青竹刻,一套居然就顶上他们半年的收入,这令他们羡慕不已。
对此,拥有不少宋玉延亲手雕刻的留青作品的唐枝悄咪咪地问宋玉延:“我是不是成富户了?”她还迅速地拿出珠算来算了一下:“成套的臂搁值五千钱,笔筒值两千钱,还有诗筒、镇纸……”宋玉延:“……”唐小娘子这会儿倒将她菜圃小老板的秉发挥得淋漓尽致,不过在边上看着她数钱的模样,还真是怪有趣的。
“哎呀,我要是拿这些出去卖,大哥的聘礼都不必去找你二十一叔借了!”唐枝道。
宋玉延道:“你的嫁妆不考虑一下?”唐枝抱着这堆宋玉延送的留青,耳都红透了:“我说玩笑话的,这可是你所赠送的,我岂能随意卖了去?”宋玉延笑了下,又跟她解释,如果她真的拿去卖,还未必能卖得到这么高的价格。高丽富商之所以愿意出那么高的价格,因为这样的作品在高丽也同样罕见。
加上几十年前高丽引进了周朝的典章制度,实行“以儒治国”的方针,如今高丽的发展进入了稳定平和时期,中央集权、跟贵族的关系也十分紧密,故而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那些贵族的子也越来越好,自然愿意出大价格购买来自周朝的艺术品。
而高丽的富商欣赏能力也有限,那么他们如何确定一件艺术品是否值钱呢?便是观察拥有这件艺术品的对象。他从赵家看见留青竹刻,跟在唐枝这儿看见留青竹刻,反应是不一样的,因为赵家富裕,唐枝只是个普通小百姓,故而高丽的富商也不会认为她拥有的留青是什么宝贝。
唐枝想了想,道:“得了,那看来还是得我先赚钱买地变成富户,这样你的留青才会跟着我的身价也变得水涨船高!”宋玉延附和道:“小娘子说得是,那么还请小娘子努力赚钱,变成富户。”唐枝斜睨她:“我赚钱,那你干嘛?”宋玉延拿出一个影人,纵了一下,用影人的人物腔调道:“奴家不才,旁的技艺没有,拿得出手的便只会哄唐小娘子开心。”唐枝没忍住,笑出了声。
第66章人气录方的留青竹刻价值五千钱的消息传播得很快很广,毕竟不管是有互联网还是没互联网的时代,人们总是对这种“一颗茶叶蛋卖出万元”、“明明只是一截竹子,却能卖出天价”的可供吐槽和议论的新闻兴趣。
当然,有互联网和没有互联网的区别在于,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新闻传播更广,而这会儿,关于录方的留青竹刻的传播范围也就在明州。
对于许多人而言,他们并不懂欣赏竹雕艺术,所以也不明白四片竹片为何能卖出足够他们半年收入的高价,百姓们议论的更多的还在于那五千钱。
兴贤坊的街坊邻里有许多都知道宋玉延便是“录方”的,故而他们听见了这样的传言,每次经过宋家时,都会偷偷地瞧上几眼。
“哎,这宋家好像也没什么变化啊,宋大郎的竹雕那么值钱,他应该很有钱才对吧?”
“有钱又如何,这座院子也不是宋大郎的。我可是听说宋大郎在金川乡修筑自家的屋子了呢!”
“我也知道,有一次从金川乡经过,看见宋大郎家那是大改造了,用的都是青砖绿瓦,别提多好看了!”恰巧听见这些人的嘀咕的宋玉延:“……”传言之所以不是真相,便是因为真相传到最后变成了三分真七分假的言。原主的家确实在修葺当中,然而说到用青砖,整个宋氏家族,除了族长以及个别家中富庶的人家外,也就义庄充当门面的部分能用得上青砖了。
这玩意这么贵,即使族长想给她砌青砖墙,族人也不同意啊!至于瓦片,那都是旧屋留下来的,有些以前被人偷走了,族里便给她补了新的。
除此之外屋里连几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所以她也不明白这样的谣言是怎么来的。
而饼儿听见这些传言后,整个人都无打采起来。宋玉延虽说平时对她采用放养的教育模式,可并非不关心她,所以很快就注意到了她的异常。
“饼儿。”她叫了一声。
饼儿迅速起身朝她跑去,摊开双手准备接东西:“大哥我会帮你送信的!”宋玉延反省了一下,难道是她平让饼儿跑腿太多,以至于把这九岁童工
榨成习惯,都形成了自然反应?
虽然她让饼儿跑腿的频率不高,一天也就一两回,不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