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我的所有学生里,你的能力是我最看好的,不继续读博可惜了。说实话,我不舍得放人。”钱忠明摇了摇头,坚持了自己的观点:“能做研究的地方并不只有大学,而且,我对计算材料学这门新兴学科很兴趣,希望教授能够成全。”虽然嘴上说不舍得放人,但李教授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在文件上签了字。
“记得写一份自我鉴定,还有准备你的毕业答辩,该走的程还是得走的。”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的待遇还不错,除了实习合同之外也提供全职合同。按照公开的薪酬标准,硕士生底薪八千元附带奖金等福利,横向对比的话,比大部分同行还是要高一些的。
虽然李荣恩原本的打算是,等他毕业了,给他安排中山新材的研发岗位的,但现在看来,大概是没这个缘分了。
看着自己的学生,李教授顿了顿,郑重地说道:“去吧,陆教授是个很有水平的人,我相信,你跟着他一定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收起了那份盖了章的文件,钱忠明诚恳地说道。
“谢谢。”李教授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这时候说什么都是多余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在旁边一直沉默着的刘波,忽然也做出了决定,开口说道。
“教授,我也想申请毕业。”看着自己另外一个学生,李教授笑了笑。
“申请拿过来吧,我给你签字。”刘波很是受伤道:“教授,您都不带挽留一下的吗?”李教授开玩笑道:“不毕业了?那行啊,我再留你一年。”刘波顿时慌了:“这不能啊,教授,我都拿到offer了。”李教授哈哈笑了笑,摆了摆手。
“行了,别在这儿和我闲扯了。”
“两个人,一块儿滚吧。”第301章购置仪器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需要的是研究型的人才,而人才不会自己从地里长出来。虽然通过高薪挖人能解决短期的需求,但没有造血能力的研究所是没有未来的。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陆舟需要一批有能力的研究员,帮他做实验。同时也需要用买来的仪器和研究员,帮他孵化出更多的人才。
虽然不能保证这些来他这里实习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一定会选择在他的研究所里工作,但只要能留下来三分之一,就不算亏了。
对于这方面的得失,陆舟到不是特别的计较。
和一般企业家的目的不同,他做这些事情并不完全是为了钱,也不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理由。即便产生了那么一点,也仅仅是反应的副产物。
他最纯粹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够随心所地进行自己的研究,揭示系统隐藏的秘密,看见更遥远的未来。
而这,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
于是在和黎院长的谈话中,陆舟提出了要人的要求,表示自己的研究所除了打算招收一批博士生参与研究之外,还打算招一批硕士生和本科生,以实习的形式参与到项目中。
黎院长将陆舟的提议反应到学校之后,许院士当即便拍板同意了。
老先生本身便属于思想先进的“改革派”,不管金大颇具争议的“三三制”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至少体现出学校高层对改革进行尝试的决心还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