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因为目前为止,人们对等离子体能采取的措施仅仅是“诊断”,而非“测量”。

然而,一旦这个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不仅将推动核聚变工程的进度,对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研究也是具有很大启发的……

就这么沉默着,时间大概大概过去了十分钟那么久。

嘴角忽然勾起了一丝笑意,陆舟抬起笔,在“等离子体在仿星器中的运动规律”这行字上,画下了一个圆圈。

合上了手中的笔记本,他带着那份手稿和自己的东西,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果然,还是更有挑战的难题,更适合自己。

自从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之后,还从来没有哪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如此地令他心澎湃过……

第368章酸的牙都快掉了《科学报》编辑部,总编办公室内。

正坐在办公桌前喝着茶的蔡总编,正一丝不苟地审阅着手中的稿件。

虽然在媒体互联网化的当下,传统纸质媒体的影响力已经稍显逊,但在国内学术界这个圈子里,《科学报》还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

毕竟,他们是华科院直属事业单位。哪怕他们的报纸不是所有体制内的科研人员都会看,但大多数体制内的研究机构基本上一定会订。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影响力,蔡主编在审稿的时候格外慎重,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对热点人物、科技新闻的评论报道,他都会严格地亲自把关。

毕竟要是风向把不准,报道出了差错,他是要负责任的。

不过今天的稿子水平都不错,连着翻了几份他都还算意,直到他翻到了一篇关于国内知名学者王海峰教授的采访稿时,他的眉头忽然皱了起来。

渐渐沉,啪的一声将采访稿拍在了桌子上,蔡主编看向了自己的办公室秘书,语气不善道。

“把李学松给我叫来。”

“好的。”见蔡主编的脸不太对劲,周秘书也不敢多问,连忙点头,二话不说便快步走出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只剩下了一个人,脸愠的蔡主编,试图平复着呼

然而当他一看到桌上那份采访稿,便气不打一出来。

在开会的时候,他不止一次强调,身为体制内的新闻工作者,要有政治嗅觉,要紧跟风向走。然而很显然,这个端着铁饭碗的饭桶,本没把他说的话听进去。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