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然而即便如此,高温的等离子体毕竟是上亿度高温,哪怕不发生聚变反应其本身依然存在一定的危险

不过只要作得当的话,这种风险都是可以控制的。

孙工:“这个你放心,整个研究所用到的水泥都是核电水泥。”环视了一眼四周,陆舟继续说道:“还有就是通方面了,这里的路况好像不太好。”廖团长:“这个好说,我会向上级反映情况,上级领导会与市委那边沟通,让他们从附近修一条路进来。”陆舟点头:“那就麻烦您了。”第472章知识就是最大的财富工地上车来车往,烟尘滚滚,挖掘机与水泥车的声音轰鸣着,咣咣咣地响个不停。戴着白头盔的工程师手握设计图,亲自下到第一现场坐镇指挥,戴着黄头盔的施工人员们在工地上跑的飞快。

所有人都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和工程设备一并运转个不停。工程进度亦是以眼可见的速度在推进着,放眼望去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现场的环境很差,哪怕光是站在边上看着,用不了多久皮鞋上便会蒙上一层泥灰。

然而站在不远处视察的市委领导们,脸上却是没有任何嫌弃,反倒是笑开了花。

十亿美元投资的国家项目突然落户金陵,对金陵市来说简直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惊喜。

尤其是可控核聚变这种系统的科研工程,对于整个金陵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及人才引进政策的帮助都是巨大的。

或者说得直白点,这都是看得见的政绩。

当然了,虽说这可控核聚变不是什么值得谨慎保密的事情,国内国外正在搞的研究机构也有不少,而且都已经搞了快半个世纪。

但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担忧和误会,这种事情还是能低调则低调,在值得炫耀的阶段成果出来之前,还是尽量避免大张旗鼓的宣传。

工程方面有廖团长那边盯着,施工单位的资质也让人放心。

以现在的工程速度,最多半年就可以完工验收,快的话甚至连半年都用不了,三四个月就够了。

在得到了廖团长的保证之后,陆舟也就没有在工程上太多心,向孙工嘱咐了几点要求之后,便专心将事情放在了金陵高等研究院的筹建上。

就在元旦节前的第三天,“STAR”仿星器研究所正式动工的第二个星期,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大楼也终于竣工了。

化院的那栋被陆舟借了快两年的实验楼,现在也总算是物归原主了。

然而,对于金大化院的教授们来说,他们却并不是那么热切地盼望着它的回归。

因为金陵计算材料研究所的搬迁,也意味着那价值一个多亿美元的高尖仪器设备,也要跟着杨旭他们一起搬走了。

虽然计算材料研究所的新地址距离这里也不算很远,但毕竟是在校园外面。

以后再想蹭仪器,可就没那么方便了。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