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对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会儿,陆舟给出了一个数字。
“5亿够吗?”
“……别想了,不可能。”虽然震惊于陆舟能拿得出这么多钱,但克雷伯也仅仅只是震惊了一下而已,并没有点头答应,因为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在ITER项目中,技术优势国与技术劣势国在技术转让问题上的博弈已经由来已久了。这种博弈体现在各国承担经费的比例,各国研究所负责的项目分配,以及各种外界因素上。
而其中最本的矛盾,便是在于技术的转让上。
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也无可厚非,毕竟从上世纪后叶开始,为了研究这项技术欧盟乃至欧盟的前身欧共体,已经花了不知道多少钱进去。
简而言之,在保证手中筹码的同时,优势国希望劣势国承担更多的研究经费,分摊风险和成本,并且为本国的研究所从总经费池中争取到更多的经费和项目。
而劣势国则希望优势国转让更多的技术,同时也希望为本国的研究所争取到更多的项目。
毕竟谁也不希望当一辈子的追赶者,谁都希望在整个核聚变工程中掌握核心技术,否则别说等分蛋糕的时候一点地位都没有,连拍桌子吵架都没有底气。
有钱可以为所为?
那也是有前提条件的。
WEGA装置是马普学会以及赫姆霍兹学会技术的结晶,为了完成这台装置他们付出了相当大的心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不希望就这么廉价的把它卖掉。
很清楚克雷伯教授在想什么,陆舟继续说道:“反正它最终的归宿就是博物馆,你们也从它的身上汲取到了足够的经验。我愿意出5亿欧元为你们的成果买单,而且说不准还能让它发挥一下余热,另外……”克雷伯教授皱了皱眉:“另外?”停顿了片刻,陆舟继续开口道:“另外,如果你们把WEGA装置转让给我,我这边可以开放SG—1材料导体的技术。既然能更强的超导磁体是我们共同的需要,我们完全可以在相关的研究上展开合作。”克雷伯:“WEGA是合作的前提?”
“是的,”陆舟点了点头,“如果你在意的是技术被廉价的买走,技术的那部分我们愿意用技术来换。如果你们不愿意的话,那我也没有义务公开这一部分的研究。毕竟这不是ITER外包的研究项目,而是我们自己的。”关于SG—1材料的论文都是公开的资料,甚至就连SG—1材料本身的实验室的制备方法都是公开的,陆舟这边顶多针对产品预防
地注册了个专利,以防万一。
然而如何将SG—1材料制成导线,这其中涉及到的是具体的产品生产工艺,这些东西显然是不会写在论文上就这么简单的发表出去的。
就好像光刻机一样,原理大家都知道,相关的论文也可以公开下载到,但涉及到技术上的东西,却都是企业的机密,不到技术更新换代,基本上不会公开。
盯着那个玻璃罩中的细线看了很久,克雷伯教授沉默了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似乎是在考量着这个提议究竟是否值得。
一边是螺旋—7x的原型,虽然已经淘汰,但其中依旧涉及到不少仍未公开的技术。
另一边则是可能成为解决可控核聚变关键因素的碳基超导材料,不过仅仅只是可能,其中依旧存在着许多诸如成本、大规模生产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
想要在其中做出取舍,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