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任总设计师说的对,这棋是我输了!”坐在他对面的,正是前华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任长明院士。
“最近忙不忙啊?”老人:“说忙也忙,说不忙也不忙。”任长明:“我看你闲的,都有空来找我下棋了。”老人摇了摇头:“国际形势不乐观,我也是忙里偷闲罢了。”任长明:“我听说金陵那边在搞可控核聚变?”老人点了点头:“有这事儿。”虽然很多老专家都不看好这个工程,但他觉得不管能不能成,至少值得一试。
也许这项技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也说不定?
“可控核聚变啊,”说到这个词,任长明的表情一脸的慨,“以前我倒是和桥公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当时都以为最多二十年,美苏两国之间,必有一国能搞出来,而我们也能很快跟上。结果20年过去了,眼看着马上又是20年,也不知道得盼到什么时候是个头。”90年代那会儿大家都在搞惯
约束,宣称十年内点火,二十年内商用。眼看着可控聚变的曙光冉冉升起,华国自然不甘落后,93年ICF项目迅速上马,入选863计划,紧跟国际热点向惯
约束发起了技术攻坚,甚至一度形成了“千人大会战”的局面。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美国NIF点火失败,给整个惯约束的方向浇了一盆冷水,原本不温不火的托卡马克开始渐渐热门,曾经热门的惯
约束渐渐无人再提。
如果不是光点火技术还能转军工口,在惯
约束这条路线上的投入说是颗粒无收也不为过。
现如今的这一切,就仿佛是过去的循环。
虽然不是搞核工程的,但任长明也算是一路看了过来。
说实话,比起乐观,他心中还是以担忧的成分居多。
当然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期盼着这项工程能够圆收尾的。
“负责人是那个陆舟?”老人:“你和他认识?”
“何止是认识,”听到陆舟的名字,老院士的脸上浮现了一丝怀念,笑着说道,“大概是几年前吧,那会儿这小子还在金陵读大学,我就认识他了。”
“当时好是数模大赛的专家面试吧,我坐评委席上,问他对登月工程的前景怎么看?这小子有意思的很,他和别的面试者不一样,反过来问我对长城怎么看?和我谈起了历史,谈起了未来,还说的头头是道。”
“当时我一眼便看出来他是个人才,蹲在金大那一亩三分地里钻研数学实在是个损失,于是我还亲自去了一趟金大,想把他到燕大这边来搞航天,问他想不想和我学造火箭,结果你猜他和我怎么说?”老人笑着问:“怎么说?”任长明拍了把大腿,笑着说道:“他和我说,任教授啊,我还不想上天!”
“哈哈哈……”两位老人开怀大笑了起来。
聊着过去的往事,慨着岁月的匆匆,任长明不
有些惆怅了。
那会儿自己还能天南地北的到处跑,现在就算想到处跑,也快走不动了。
笑够了,任长明停下了笑声,颇为慨道。
“后来啊,就和您看到的差不多了,这小子确实不简单,虽然是没上天,在和上天也没什么两样了。”说到这里,任长明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如果他没有成功,您也别失望,科研这东西毕竟不是基建,投入和产出不一定是成正比。比起他的现在,我更看好他的未来。和我们这些要不了多久就要去拜会桥公的老头子不一样,他的科研生涯才刚刚开始,他的路还很长。”听出了任老先生话里的话,老人淡淡笑了笑说:“我当然知道,这个您老放心好了。”任长明宽地点了点头。
虽说只是未雨绸缪,但这些话他还是该说的。
如果连他都不说的话,也不会有人去说了。
就在这时候,警卫员从旁边走了过来,在老人身旁汇报道。
“……吕局长在外面。”老人点头:“让他进来吧。”
“是!”立正行了个军礼,警卫员转身向院外走去。
没有等待很久,在警卫员的跟随下,吕局长一脸动的走了进来。
注意到了那封被他捏在手上的信,接着看到了他脸上动的表情,老人笑了笑说:“什么事儿把你
动的?”吕局长
动道:“海州那边传来了捷报!示范队工程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我这里,是陆教授的来信!”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任长明的脸上
出了惊讶的表情。
手中的棋子落在了棋盘上,老人神动容,站起身来。
“他在信里说了什么?”深呼了一口气,克制着语气的
动,吕局长沉声说道。
“示范堆工程已经进入倒计时,预计将在十二月底进行试点火!请求中央批准!”听到这个消息,老人开怀大笑着,连说了三声“好”。
收敛了笑容,他神微整,沉声下令道。
“批准点火!”第555章只欠东风STAR—2示范堆基地中央。
施工现场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从上京批准点火试验到现在,转眼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从霜降到冬至,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吃饺子的时节。
虽然天气渐渐寒冷,但却依然无法冻结人们心头的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