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第3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从来没听说过推力能够达到KN级的电推进系统,我想问陆教授,您确定没有多写了一个字母?”陆舟笑了笑,开口说道:“我可以很确定地告诉您,我没有多写一个字母。并且我们已经通过可靠的实验证明,它的推力确实可以达到KN级。当然,我承认采用最大推力的运行模式来克服重力会消耗大量的工质,但相比起传统化学火箭而言,它依旧节省了至少90%以上燃料的重量。”那老人摇了摇头,做了回去。

很快,另一位来自航天集团的专家推了推眼镜,也站起身来。

“500-1000MW的小型反应堆……这个超出了我的认知,之前我也没听到任何关于这项技术的传闻,所以在此我暂且不做评论。但问题在于,你打算如何将速度提升到光速的千分之一?”一台RD-170火箭折算功率是192MW,而这些功率大多都被用来推动火箭本身携带的体燃料。如果这套电推进系统的总功率能够达到1000MW这个量级,理论上没准还真能将50吨荷载送到近地轨道上去。

然而……

光有功率显然是不够的。

如何将这些功率全都作用到工质上,才是问题的关键。

仿佛是料到了有人会这么问,陆舟笑了笑,切换了下PPT。

“这是我接下来要说的。”图片切换。

一支圆柱状的物体,呈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虽然看不到内部的结构,但罗列在旁边的文字,却是详细阐述了它的各项实验参数。

然而在看到了这些参数之后,原本好不容易冷静下来的与会者们,再次陷入了惊诧与热议的声之中。

“霍尔推进单元?这是什么东西?”

“我看不出来这种霍尔推进单元的设计有什么特别之处,既然它这么管用,为什么不将它做的更大,而是在同一个引擎里集成无数个所谓的推进单元?”

“这不可能!太荒谬了!”眼看着局势正向着失控的方向发展,主持会议的李局长正准备说话,不过就在这时,坐在大礼堂前排座位上的一位老人,却是站起了身来。

“我来说两句吧。”大礼堂内的议论声渐渐平息。

起身的那人是航天集团的袁焕民总工程师,同时也是航天集团最新型大推力火箭项目的负责人。在看到了这位老先生之后,坐在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很给面子地平息了议论的声音。

陆舟向那位老人看去,只见那位老人也在看着他。

“我很理解陆教授身为一名可控聚变领域的专家,对于电火箭的技术路线情有独钟,我承认可控聚变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承认电推进技术是一门很有潜力的方向。”大礼堂内响起了窃窃私语。

在听到了这句话,不少人都是一头雾水。

这剧本不太对啊……

怎么这位化学火箭领域的大牛,也跟着支持起这家伙的观点了?

然而,同样在听着这句话的陆舟,却是没有任何的掉以轻心。

因为比起台下的其他人,他能清晰的看见老人的双眼。

而那瞳孔中,明显以怀疑居多。

果然,在停顿了片刻之后,老先生话锋忽然一转,开口说道。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所提出的电推进系统真的将改变整个航天事业的面貌,但我认为不是现在。”陆舟:“哦?为什么?”老先生笑了笑,开口说道:“任何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技术的诞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展成的。就好像量子计算机,明明已经存在了,但我们仍然将更多的力用在改进传统超级计算机身上,这并不是因为量子计算机不好,而是它不够好……我这么说,你能理解吗?”不等陆舟开口,老先生继续说道:“现在采用电推进技术还为时尚早,我们应该集中有限的资源在化学火箭上,先完成载人登月的第一步,然后再尝试所谓发展上限更高的新技术。如果现在就采用你所说的电推进技术,我们就得承担所有新技术可能带来的一切风险,你能保证你这套电推进系统真的就那么可靠吗?如果出现了意外,就算我们等得起,咱们国家的航天事业等得起吗?”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