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如此一来不仅可以为未来的殖民活动做资源勘查的准备,更可以去新弗吉尼亚殖民站的“遗址”里面去逛逛,看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小艾:【已经成功着陆火星地表!随时可以启动!(·A·)ゞ】陆舟点了下头:“那就现在启动吧。”小艾:【遵命!(丿·口·)丿】“爬虫”全地形勘察车的终端是一台厚重的笔记本电脑,同时配备有半座水箱那么大的信号发与接收装着。而那个信号发
与接收装置,已经被陆舟安装在了高等研究院楼顶的水箱旁边,就掩人耳目这点来讲,做的还是相当到位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就算有人觉得奇怪,也没权利调查这里。
哪怕不看金陵高等研究院在可控聚变、航空航天领域扮演的重要角,就拿空军、海军装备部重点合作研发机构的牌子来说,想要打探这里的秘密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爬虫”勘察车的终端已经与小艾的主机连接。
随着陆舟的命令下达五分钟之后,与此地相隔数千万公里的火星上,一座漆黑的棱台状金属箱体发出漏气的声音。
紧接着,箱体一侧的外壳缓缓开启,一辆尺寸不到半人高、造型有棱有角的遥控车,滚动着三对半车高的轮胎开了出来,在预设的指令下,着遮天蔽
的沙尘暴,向着地图中标记的新弗吉尼亚号的遗址驶去。
与此同时,正在地下实验室的陆舟,先是给自己泡了一杯咖啡,然后走到了实验桌前坐下,打开了放在桌上的勘察车控制终端。
安静地等待着通讯应答的倒计时完成,很快随着信号从数千万公里之外悠悠飘来,一行行对话框从屏幕中跳出。
【“闪电”逃生舱开启!】【“爬虫”唤醒成功!】【终端连线成功!】随着最后一个对话框的弹出,清晰的画面很快从屏幕中传来,陆舟便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静静地看着爬虫顶着恶劣的气候前进着。
顶着长达数分钟的延迟远程控制这玩意儿显然是不太现实的,这件小家伙儿具有简单的“工具级”智能水平,结合预先设置好的指令,基本上就可以在全程无人控的条件下,完成任务列表中的考察任务。
而坐在控制终端前的人,只需要看着延迟数分钟乃至十数分钟发来的讯号,对考察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变数”进行修正便可。
事实上,这一工作完全给小艾去做也是可以的,但陆舟还没有懒到这种程度,更何况他也很好奇,那座凝聚着北美最顶尖人工生物圈技术的生命维持单元,里面究竟别有怎样一番
天。
没有等待很久的时间,生命维持单元的轮廓已经透过漫天的黄沙,映入到了“爬虫”主摄像头的视野之中。
看着这座“遗迹”的惨状,陆舟回忆起Space-X在官网上公布的概念图,不由咋舌为阿瑞斯计划唏嘘了半秒。
当逃生舱发之后,整个生命维持单元基本上已经呈半废弃的状态。剩余的电量大概够生命维持单元待机一段时间,但这个时间多半不会持续太久。
返回舱在临走之前会尽可能带走剩余的氧气和甲烷,并且的尾焰会灼烧生命维持单元的外壳。
在“爬虫”穿过外围的种植区时,陆舟通过侧面镜头可以清晰观察到,四面展开的“蔬菜大棚”基本上已经被高温的气吹垮了,塑料栽培器皿多半被沙子掩埋。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了,毕竟早在沙尘暴发生之后的没几天,确认这场沙尘暴是全球的之后,殖民者们就已经将这里的作物全部回收了,整个种植区基本就处在废置的状态。
开到了车库门口,一只模样像是触角似的天线触在了门上,很快预先载入到生命维持单元中的程序启动,解锁了车库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