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在这时候,放在她兜里的手机忽然响了一声。
“等一下……我好想收到了一条消息。”安斯丽:“没事,不用在意我。”翻出手机看了眼,点开了未读邮件,然而几乎是点开邮件的瞬间,小彤便愣在了那里。
注意到了她脸上的表情,安斯丽微微迟疑了下,开口询问道。
“怎么了?”
“我……”张了张嘴,克制着心中的惊讶,小彤定了定神继续说道,“……好像收到了克鲁格曼教授的来信。”
“克鲁格曼?那个普林斯顿的保罗·克鲁格曼?”安斯丽微微一愣,随即脸上浮现了惊讶与惊喜的表情,“天啊!居然是克鲁格曼教授!我前几天才读过他的著作!快看看,他和你说了什么?”
“他说……”表情古怪地抬起了头,小彤用带着几分不敢相信的声音继续说道,“他邀请我去他那里读博……如果我还没有决定好去哪里的话。”安斯丽:“……???”第895章树静而风不止啊不只是小彤没有想到那篇刊登在《Econometrica》上的论文会如此火爆,就连陆舟也没有想到,自己猜刚刚回到家中,正准备切断和外界的联系,一边心无旁骛地钻研黎曼猜想,一边安稳地休假到年底,邮箱便被
水般涌来的信件给淹没了。
其中一部分是他在普林斯顿的老朋友寄来的,还有一部分不认识,但从自报家门的介绍来看,好像都是从事宏观经济学、计算经济学等方向研究的学者,而且不少还都是比较有名的那种。
也正是从这些邮件中,陆舟才得知到,自己的那个数学模型在经济学界居然火了半边天,已经有好几场关于这个数学模型的经济学研讨会,在纽约、波士顿、伦敦等地的高校召开。
而那些找到他的经济学家所表达的意思,也基本上和克鲁格曼教授无异,都是希望他能够继续在Lu-Bewley模型上研究下去,带着宏观经济学和计算经济学向着更高的高峰前进。
然而很抱歉的是,陆舟并不是很兴趣。
一开始还认认真真地回了几封邮件,表达了委婉的拒绝,到后来邮件越来越多,他干脆便甩给小艾去回复了。
一时间,陆舟顿时清净了许多,也总算是有时间静下心来,继续钻研前段时间他创造的那个数学工具——“超椭圆曲线分析法”了。
节前的第三天的傍晚,伦敦时间大概才刚刚过中午。
正在收拾行李的小彤,打开了微信视频,常
扰正在休假的老哥的同时,也将自己被克鲁格曼教授邀请去普林斯顿读博的好消息汇报给了陆舟。
听完了小彤兴奋地叽叽喳喳的表述之后,陆舟思索了片刻之后,忽然开口打断了她说道。
“小彤。”
“嗯?”被突然叫到了名字,视频那边正将小裙子进行李箱的小彤没有回头,嗯了声表示自己听到了。
顿了顿,陆舟继续说道。
“从理论上来讲,基于经济学设计的模型……能够预测未来吗?”这些天他差不多都快把克鲁格曼教授和他说的话给忘了,不过小彤突然提到自己被这位诺奖得主给录取了的消息,却又是让陆舟回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