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至于李荣恩教授负责的这个研究项目,算是在碳纳米管材料的诸多研究领域中,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分支。

由于经裁剪的单层碳纳米管,极易分散在水、酒和DMF等极溶剂中形成胶体,据这一质,碳纳米管不仅仅作为下一代电子材料而被无数科研人员研究着,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炼钢和水泥这两个大类,事关基建大业,近些年来甚至隐隐有成为热门方向的趋势……

至少在国内是的。

看完了那份申报国家基金的申请书,陆舟继续点开了存放着论文的文件夹。

需要看的论文钱师兄已经替他准备好了,这倒是节约了他不少时间。

略地扫了眼这些论文,其中至少有三CD是金陵大学的。

看到这里,陆舟也是不慨,师兄师姐们还是厉害啊。

至少在碳元素簇材料研究这一块的研究成果,确实是没话说的,国内能和金大一较高下的,也就燕大、水木了。

当然,虽然前人之研究备矣,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依旧不少,其中最具体的一个就是,碳纳米管作为纳米级填料,如果无法均匀分散在基体内部、或者在基体内部凝聚成团,那么掺杂后非但不能增强基体材料的强度,反而会对基体材料的固有属带来损害。

而李荣恩教授率领的科研团队负责的那个项目,所遇到的瓶颈,似乎正是出在这个地方?

第93章凭本事甩锅看了一整天的论文,直到刘瑞那小子开始打鼾,陆舟才打着哈切爬上睡去。

,起了个早

顺路去食堂买了两个包子,陆舟准时来到了实验室。

当他到的时候,刘师兄和钱师兄两个人已经围在仪器旁边,忙活起来了。

今天要做的是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绘制各样品的FTIR图谱,记录碳纳米管改试样早龄期水化反应各官能团、化学键的收峰。

“……我们的研究主要旨在增强碳纳米管在波特兰水泥中的溶解能力,同时改善碳纳米管和基体材料间的结合力。”一边进行实验,钱师兄一边向陆舟介绍道,“不过研究的进展并不乐观,李教授应该和你说过了,我们遇到了瓶颈。”在旁边看着的陆舟提问道:“具体问题出在哪?”

“问题出在这里,我们通过傅里叶红外分析仪测得的数据,看这里,”钱师兄指了指刚打印出来的FTIR图像,继续说道,“你看到了什么?”克制住了费积分的冲动,陆舟盯着那张还热乎着的A4纸看了半天,忽然回忆起了昨天看论文时学到的东西,心中微微一动,果然从那张图纸上看出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

“二号水泥试样的特征峰出现异常?”陆舟用不确定的语气说道。

“正确,但并不算准确,”钱师兄赞许地点了点头,在FTIR图像上点出了几个地方,继续说道,“2号试样是掺入了CNTs的水泥样品,据力学能检测得出的结果,我们的2样品在抗能力测试中的表现相当出,但在抗拉能力测试的表现却差强人意。据FTIR图像上在6-10h龄期时的特征峰数据,我们初步判断是CNTs材料阻碍了C-S-H凝胶体中硅氧四面体的聚合过程,导致水化反应后期在水泥材料内部形成孔隙。”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