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别了凤仙郡的郡侯,官员,百姓,陈凡一行继续往西而去。
孙悟空则是说着在天上的见闻,以及那玉帝心眼小的事情。
唐僧在马上向悟空道:“贤徒,这一场善果皆而之功也。”悟空咧嘴道:“都是小事。”陈凡摇头一笑,敢大大咧咧说玉帝心眼小的,也就是孙悟空了。
那玉帝活了无数念头,修成许多神通,卜算一道就在其中,有人背后说他,便会心生应,掐指一算就能知道个七七八八。
天地间的大能,还没有哪个敢直接说玉帝不是的,与打脸何异?
也就是孙悟空,天不怕地不怕,玉帝也知道他的子,懒得计较。
这一赶路,又是数月,光景如梭,又值深秋之候。
行走之间,又见城垣影影,唐僧举鞭遥指叫:“悟空,你看那里又有一座城池,却不知是甚去处。”悟空不耐道:“你我俱未曾到,何以知之?且行至边前问人。”话音一落,忽见树丛里走出一个老者,手持竹杖,身着轻衣,足踏一对棕鞋,束一条扁带。
慌得唐僧滚鞍下马,上前道个问讯。
老者扶杖还礼道:“长老哪方来的?”唐僧合掌道:“贫僧东土唐朝差往雷音拜佛求经者,今至宝方,遥望城垣,不知是甚去处,特问老施主指教。”那老者闻言,口称:“有道禅师。我这敝处,乃天竺国下郡,地名玉华县。县中城主。就是天竺皇帝之宗室,封为玉华王。此王甚贤,专敬僧道,重黎民。老禅师若去相见,必有重敬。”唐僧谢了,那老者径穿树林而去。
一行人往城池走去,到了城边街道。便见那关厢人家,做买做卖的,人烟凑集。生意亦甚茂盛。
过了吊桥,入城门内,又见那大街上酒楼歌馆,热闹繁华。乃神州都邑。
行走多时。方到玉华王府,府门左右有长史府、审理厅、典膳所、待客馆。
唐僧道:“此间是府,等我进去,朝王验牒而行。”唐僧换了衣帽,拿了关文,径至王府前,早见引礼官着问道:“长老何来?”唐僧道:“东土大唐差来大雷音拜佛祖求经之僧,今到贵地。
倒换关文,特来朝参千岁。”引礼官即为传奏。那王子果然贤达,即传旨召进。
唐僧至殿下施礼,王子即请上殿赐坐。
唐僧将关文献上,王子看了,又见有各国印信手押,也就欣然将宝印了,押了花字,收折在案。
王子问道:“国师长老,自你那大唐至此,历遍诸邦,共有几多路程?”唐僧道:“贫僧也未记程途,不过贫僧在路,已经过十遍寒暑矣。”正在外等候,神识查看这城池内风情的陈凡,听闻唐僧之言不由一愣,略一思索,却是西行十年了!
虽然一路之上的妖都被他快速或是降服,或是赶走,或是打杀,比之西游记之中快了许多,但大多的时间还是用在了赶路与翻山越岭之上。
足足走了十年之久,比之以往的修炼子,却是充实许多。
不知不觉间,陈凡的心境修为又提升了一些,道心依旧明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