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们去买花去。”伴伴姑娘告诉从侯府中跟随她到这里来的奴仆轿夫和”厂环:“现在已经是天了,我们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怎么能够不买一点时令鲜花回去?”所以她就来到了这条花巷,看到了这个衰老贫苦的卖花人。
“你这些罐子里种的是什么花?”
“这是种很奇特的花,是从很遥远很遥远的地方移植过来的。”卖花的老人用一双疲倦的老眼,望着天未最后一线余光。
“现在知道这种花的人恐怕已经很少了,能看见这种花的人更不多。姑娘,我劝你还是买一罐回去的好。”老人的话总是比较多的,这个老人也不例外。伴伴对花并没有兴趣,也不想买花,她只想从这个老人嘴里打听出一点消息来、所以她就带着笑说:“老人家,我一看见你,就知道称一定是个见多识广的人,所以我本来不想买花的,也忍不住想要来跟你聊聊。”这种话出自这么样一位漂亮小姑娘的嘴,总是让人开心的。
老人果然开心的笑了,出了一嘴焦黄残缺的牙齿,眯起眼笑道:“只可惜我已经太老了!像我这么样一个老头子,能陪你聊什么?”伴伴眼珠子转动着。
“老人家,你在这附近卖花,一定已经卖了很久,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条巷子里住了一位怪人?”
“什么样的怪人?”
“听说是一个刽子手。”伴伴故意低声音很神秘的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刽子手,所以忍不住想要瞧瞧。”老人连想都没有想就断言道:“你说的一定是刑部里的姜执事,他就住在巷子最底那一家,像是已经住了好几代了。”
“难道他们世代都是刽子手?”老人先不回答,却往前后左右看了一眼,然后才低声音说。
“姑娘,你可千万不可当着他们的面说他们是刽子手,于这一行的,都忌讳刽子手这三个字。”他说:“你见着他们,一定要称他们为执事。”老人又补充的说。
“尤其是这位姜执事,于这一行也不知道已经于了多少代了,听说他们家世代都是刽子手,而刑部的执事们也全部姓姜。”
“为什么?”伴伴问。
“听说老燕王有五位贴身卫士,是兄弟五个人,号称姜家五虎,一个个全部武艺高强,刀法如神。”卖花老人说:“老王爷迁都北京,这五位兄弟就专替老王爷砍人的脑袋,到现在城门外,八里庄钓鱼台附近还有座姜家坟。凡是干这一行的,清明前后都要去烧烧纸,保佑他们一年的安宁,莫要被冤鬼
身。”伴伴故意做出很害怕的样子:“听说他们一刀就能把人的脑袋砍下来,是不是真的?”
“当然不假。”
“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
“那也是人家下了苦功夫练出来的,”卖花的老人说:“要十这一行,先得磕头拜师,每天天一亮,就要起身开始推豆腐。”伴伴忍不住问。
“推豆腐?刽子手为什么要学椎豆腐,豆腐怎么推?”卖花的老人倒真是有点见识,居然能把推豆腐的法子解释的很清楚。
——用一把砍人头的大刀,反手提着,顺在乎背上。刀锋向外,以刀锋片豆腐,片得愈薄愈好,等到手法练了,就在豆腐上划出墨线,要一刀推下去,让豆腐齐线而断,不差分毫…再在豆腐上置铜钱,刀锋过处,豆腐片落,而铜钱不落,才算小成。
真正出师,就一定要在刑场上见红了,手起刀落,人头也落,这一刀一定要砍在脊椎骨的骨里,错不得分毫。
卖花的老人侃侃而谈,伴伴听的入神,等到老人说得告一段落,伴伴就及时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