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很快成祖皇帝便登殿点将,命成国公朱能佩征夷将军印,为总兵官;西平侯沐晟佩征夷副将军印,为左副将军;新城侯张辅为右将军,丰城侯李彬为参将。云伯陈旭为右参将,统率水陆大军八十万以恢复安南陈氏王朝为借口远征安南。
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大军水陆并进,追歼残敌,清远伯王友等率军渡过自注江,攻破筹江、困枚、万劫、普赖诸寨,斩首三万七千余级。安南将领胡杜聚集水师扼守天险盘滩江,张辅大胆起用降将陈封攻击,大败胡杜。尽夺其舟,遂定东、谅江诸府州。明军主力追击至木丸江对岸下寨,胡一元之子胡澄以战船三百艘来战。明军
头痛击,斩首万级,擒其将校百余人,安南兵焚溺死者无数,江水为赤。张辅在咸子关筑城,命都督柳升镇守。3月,安南兵又搦战于富良江,张辅与沐晟夹岸
战,柳升以水师横冲其阵,大败敌军。斩首数万级,因天旱水浅,安南兵纷纷弃舟逃走,明军追至时江水忽然大涨,遂乘胜急进。安南兵大多被歼。5月,明军追击至
南州奇罗海口,安南军队残部全军覆没,胡氏父子仅以数舟逃遁,明军在当地百姓协助下,擒获胡一元及其子胡澄。随后又擒胡汉苍和伪太子胡芮,全部槛送京师。]…,至此,明军出师仅一年,就大获全胜,消灭了纂位的胡氏政权,得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
大胜了之后成祖很快以平安南诏告天下,改安南为阯布政使司,以吕毅为都指挥使,黄中为副,黄福为布政使兼按察使,并分设官吏,改置17府,正式把安南变成了明朝的一个行政区。
至此,离了中原王朝数百年之久的安南地区终于再一次回到了中国的怀抱,不过事情如果就这么完全结束了也就不会有现在朱厚照和和奂两人谈论的问题了。
在大明再一次将安南纳入自己的直接统治之下之后发生的长达二十多年的战争才更是两国之间仇恨的焦点。
由于当时安南已经离了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几百年了,当地的民众早就已经不再承认自己是中原王朝的子民了,这是安南在后来反抗成功的基础。在大明远征安南的大军撤回大明之后安南立刻出现了反抗的力量,成祖皇帝向来喜
高
政策,对于安南当地出现的叛
全都采取了残酷的占
。本来大明在这个地方的统治就已经得不到太多的人心了,之后残酷的镇
更是引起了当地人的不
,很快安南的局势便愈演愈烈了,在安南各地反抗的力量不断的冒出来,虽然在成祖皇帝还在的时候这些反抗力量一直在和大明的对抗当中落于下风,但是后来随着成祖的驾崩,两边的情况便完全的被扭转了。
成祖之后的继承者在军事能力上面完全无法和成祖皇帝相比,所以在成祖之后由于连续的失误大明在安南的局势便急转直下,城池接连被攻破,官府接连被屠戮,大明能够控制的住的地方也越来越少,到了宣宗的时候基本上大明已经丧失了对安南的实际统治,除了名义之上安南还算是大明的疆土之外,大明已经完全不能够对安南产生丝毫的影响了。
后来面对越来越糜烂的局势,终于最后大明撑不住了,因为大明在安南收获的回报远远小于自己的投入,在1437年正统二年的时候,英宗皇帝正式的下旨册封当时安南的实际控制着黎利为安南国王,而黎利也不愿与大明继续为敌,所以随着大明的率先让步,这一场前后跨度几十年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想要结束一场战争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要平息两国之间的仇恨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在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之中,大明在安南战死以及受伤的将士数十万,这些将士哪一个没有家人,又有哪一家没有受到战争的危害。而安南更甚,因为几乎全部的战争都是在安南之内发生的,所以战争结束之后不但整个安南被差不多夷为了平地,而且在长达几十年的战争之中安南伤亡士兵有近百万之众,受到影响导致死伤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
这么一大笔仇恨岂是大明一道圣旨,安南重新成为大明的属国就可以消除的了的。并且战争结束之后的这七十年来两国之间也并不是完全的太平的,由于从英宗开始大明国力迅速衰微。看到大明衰落的安南总是想要在大明身上占点便宜,虽然两国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但是两国之间小规模的摩擦以及战争却不下数百次。
而其次安南多次率先发难侵占占城领土这件事情也让大明极端的不,占城身为大明的属国,大明有义务保护占城的安全,但是安南却至大明的反对于不顾,多次兴兵占城。最后更是直接将占城灭国。这是对大明一种多么严重的挑衅啊。…,大明身为天朝上国岂能让安南一直挑衅,只不过虽然很多人有心报仇,但是大明的国力却不足以再支撑大明在应对蒙古人的同时还远征安南。不得已大明只能暂时的将安南放在一边不管了。可以旧仇还未消除的情况下。两国却已经增添了新的仇恨了。
所以这几十年来虽然两国的朝堂都不想继续打下去了,但是两国的民间却极端的仇视。哪怕是到了现在大明也不乏有人想要再次远征安南,而和奂便是这些人当中的一员。
前面所说的都是大明和安南之间的国仇。而和奂和安南之间的家恨同样不弱于国仇。
和奂的老家在早些年还并不在车里宣司而在云南广南府的富州。云南和广西是这个时候大明和安南
界的两个省份,而大明和安南平时冲突最多、爆发的战争罪频繁的地方便是在两省之间
界和安南相邻的地方。而这个地方便是广南府。
在二十年前和奂的家还在广南府当中,不过随着二十年前和奂父亲战死在和安南爆发的小规模战争之中,和奂便被自己的母亲带着离开了广南府而到了稍微平静一点的车里宣司。
在和家当中战死沙场的并不是只有和奂的父亲一人,从和奂的祖辈开始和家便已经和安南结下了血海深仇。
云南作为近邻安南的一个省份,在百年当中云南当地的军队和安南发生直接战的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了,特别是云南当地的壮丁更是常常被当做进攻安南的先锋军队。七十多年之前在和奂的曾祖父在世的时候正直大明和安南爆发的占城结束的最后几年,不甘心失败的大明在最后几年里曾经组织过几次较大规模的远征,而和奂的曾祖父便在那一次的远征之列。
不过可惜的时候,大明最后还是战败了。而能够从战场之上逃回来的军队却没有多少,和奂的曾祖父没有那么幸运没能够在战场之上活下来。
大明实行卫所制,对军籍限制的十分严格,一般一个人当兵,那么他往后的世世代代当中的男丁只要大明还存在的情况下都将被强制的充作军队。在和奂的曾祖父之前。和家已经有两代人在军队之中为大明效力了,只不过当时和家命好,没有人在战场之上阵亡。
所以和奂的曾祖父成为了和家在对安南的战争之中第407章之下,他对当地几个属国之间的了解并不比锦衣卫的那些探子知道的少多少。
前边的是和奂所谓的国仇,而后便的则是和奂的家恨,至于国仇则是和奂在长大了之后自己加上去的,已经长大成人的和奂在思考的时候已经不单单的考虑自己的家恨,国仇同样也成为了他的一个前进动力。
至于此次前往京城的机遇也是和奂命好,在离开书院没多久便碰上了这样的机会。
听完和奂的叙述,朱厚照也是久久没有说话,他在静静的消化和奂所说的话当中折出来的东西,和奂的家族史可以说是大明与安南之间冲突的半部史,它折
出来了大明和安南这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的主旋律便是冲突,然后一直到一个国家彻底的衰落为止。
同时从和奂的身上,朱厚照也可以看出来此时的大明民间对于安南的仇恨是多么的深刻,身为大明的皇帝,自己子民的这个仇,朱厚照不能不帮他们报。
而作为一个有着前世记忆的人,朱厚照也同样知道安南和大唐、两宋、大明、清乃至之后的中国之间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和平,冲突,休养,再冲突是这两个国家之间永恒不变的话题。
“既然如此那你就不要怪朕将你灭国毁族了。”想到这里,朱厚照冷声说道。
“什么?”和奂没有听清楚,反问道,一说完才想起来对方是皇帝来着,自己刚才反问皇帝的话足够自己杀头了“皇上赎罪。”
“无妨!”此时的朱厚照已经没了找到和奂这个人才之时的喜悦,站起来透过门口看着外面火红的天边,朱厚照心里想到:“或许只有漫天的血才能让大明这个巨人永远昂首
梁于天地之间。”
“从明天开始你便去礼部报道,至于你的国仇家恨从今天开始便是朕的国仇家恨,不报此仇朕枉为天子。”(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