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粉墨登场第四百七十六章漫天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城墙之上明军的火炮很多,足足有一百多门,但是京城却更大。相对于整个京城来说,一百多门的火炮本就不可能估计到所有的地方,更何况为了防止城门失守这些火炮大部分都汇聚在了城门附近,这也就造成了远离城门的地方更是没有一门火炮。

在架设抛石机的时候,巴图蒙克已经让手下据城墙之上火炮的分布专门找到了数十个火炮打不到但是自己的抛石机却可以到城墙之上的地方作为抛石机的安放地了。

巴图蒙克的这种考虑此事已经起到了作用了。这不当刘大夏意识到抛石机的威胁之后想要打掉抛石机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火炮竟然无能为力。

“能不能将那些火炮拆下来转移到这里?”刘大夏继续问道。

“大人,这个也不行,那些火炮本来都是固定在城墙之上的,拆下来就很麻烦而且这里也没有炮台,就是拆下来了火炮也没地方放啊。”这也不行,好吧,刘大夏只能另想办法了。

就在双方火炮和抛石机相互击了一段时间之后,通过飞桥无数的蒙古人已经跨过城外的护城河来到了城墙之下了。飞桥,一种简易的桥梁,向来是护城河的克星,用来放置对方靠近城墙的护城河在飞桥面前往往都会失去作用。

在度过了护城河之后,两边士兵便已经进入了各自弓箭以及火击范围之内了。

首先开始展开第一轮击的还是早就已经做好准备的明军,首先是火,作为直接驻守京城的铁血军,在蒙古人来临的第一时间便已经全军进入了京城之内,他们是军的锐,防守自然也要靠着他们了。

手站在了第一线,在蒙古人进入设计范围的第一时间,无数个强盛便从城墙之上响起,数万发子弹漫天扑向城下的蒙古人,这样的击是如此的密集乃至很多想要躲避的蒙古人无论如何闪躲都逃不掉死神的召唤。

在火炮发威之后,火成了第二个对蒙古人造成巨大伤亡的武器,这个时候蒙古人想要反击,但是他们进入到了火击范围了,明军却还没有进入他们的击范围呢,所以面对火击,他们只能加快速度,这样就可以用手中的弓箭好好的还回去了。

手们开怀大笑,显然是对刚才那一轮的击十分的意,迅速的打开火的后膛,火手们练的退出废弹,重新安上一发新的子弹,然后几乎不约而同的,整齐的击再次响起。

不过这个时候那些被动挨打的蒙古人终于不用继续沉默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弓箭已经足够到城墙之上了。

还击迅速开始“嗖”

“嗖”

“嗖”

无数支箭矢飞速的箭城墙,站在第一线的火手们迅速弯躲避蒙古人的击。

及时的躲避让火手们的伤亡并不是太多,蒙古人第一轮击之后,火手们已经退到了后面将,第一线的空间让给了弓箭手们。

好像很有默契一样,双方的击都是轮着来的,上面的明军击一次,下面的蒙古人就会齐齐的进行一次还击,不过渐渐的这种默契被打破了,当明军之中的火手和弓箭手相互之间换防练了之后,蒙古人显然陷入了被动的挨打。

因为每当火击完成了之后,后面的弓箭手就会迅速的代替他们进行下一次的击,然后火手们就可以在后面安心的更换子弹等待下一次的击了。等弓箭手击完了之后,火手们就会迅速的补充上去,这样相互的换,显然要比没完成一次的击就要花费一点时间来重新放置弓箭和瞄准的蒙古人击的频率要高出来了不少。

巴图蒙克的指挥的进攻是全面展开的,并没有主要的进攻地点,这样也是为了防止明军侧重的防守,此时蒙古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数上的优势,而明军则是在人数上处于绝对的劣势,自己这一边不去主要进攻一个地方,那明军就只能分散开来进行全面的防御,这样分散在每一个地方的明军就不可能太多,在漫长的城墙之下,这样的防守无形之中就为蒙古人留下了数不清的可以带来胜利的破绽。

挨着城墙,无数的云梯被架设起来,下面的蒙古人迅速沿着云梯向上攀爬,在云梯之上以及旁边,不少的蒙古人都手持盾牌,此时站在城墙最边上的他们已经停止了击了,因为此时如果再击的话,直上直下的弓箭很容易飞上天之后直接掉下来中他们自己。

但是很显然,这是明军很喜的,他们只需要将双手往下面一伸,出手中的箭矢或者子弹就可以完成一次完美的进攻,虽然时不时也需要躲避远处蒙古人的击。

不知道多少的火油顺着城墙被直接倾倒而下,在战场之上,最不缺少的就是火苗了,火油出来的第一瞬间,漫天的大火便已经出现。

很快,遍布城墙的火油便将整面城墙变成了一睹火幕,无数个来不及离开的蒙古士兵迅速被波及变成了一个活人掉在地上不停的挣扎,木质的云梯很是脆弱,在燃烧了一会之后,只听到“咔嚓”一声响,直接从中间断成了两半…)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