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七章】十月,雪季的脚步更接近了。
此时气温每都会降到一个新低,千百年来寒暑不侵的白筱菟,终于领受到寒冷,还发现自己似乎、大概、可能有点怕冷。
储物空间里的衣裳有调节温度的作用,但是实在与清风寨的风格不符,那次从温泉回来,她身上的衣裳引来了寨民们的围观和热议,直叹不愧是仙衣,他们从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布料。
所以她也就只穿了那一次,就不曾再拿出来穿过了。
幸好她只是有一点点怕冷,出门的时候披上前两昌子熙送来的狐皮大氅就足够保暖了。
据有经验的寨民们估计,雪季大约再过半个月到二十天左右就会降临了,最迟也不会超过一个月,到时候大伙儿就只能窝在屋子里猫冬,除了每天要扫雪之外,什么事儿也没法做。
所以她打算在雪季开始后教大伙儿识字,眼下她正在写教材呢。
古代开蒙读物,最着名的就是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字经作者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认为是宋代王应麟所着的典籍,现在没有。
百家姓成书于宋朝,现在一样没有。
千字文好像三国时期某位——请原谅她记不住那么久远的名字——书法家曾写过一篇,但是毁于西晋的动之中,后来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可惜文理音韵皆不佳;最后好像是梁武帝为了教育子侄,命某人从王羲之书碣碑石拓出互不重复的一千个字,又命某某人将这不相干的一千字编成有意义的句子,成为后世所知的千字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那篇。
嗯,梁武帝作古了,也就是说现在千字文已经有了。
不过她现在写的不是千字文,而是经典名着三字经,虽然三字经后面有一部分篇幅提到朝代的更迭兴替,但她将本朝以后的部分都省略了,并不影响阅读,至于少数几个历史人物,她再以古时候的某个人含糊带过即可。
“白姑娘,该用膳了,我送晚膳来给你。”门外传来阿兰的声音。
“兰姨请进,门没拴上。”白筱菟没有停笔,只剩最后几句,打算写完再说。
竹门被从外面推开,阿兰提着竹篮子,竹篮外面包覆着厚被子保温,来到桌前,看见她正在写字,不敢打扰。
屋子里只有这么一张桌子,写字吃饭都在这里,所以在白筱菟没有收笔清出桌子之前,阿兰提来的晚膳是无法上桌的。
“兰姨稍等一下,只剩几句就写完了。”白筱菟对阿兰柔柔一笑,温声解释。
“不打紧,我也没事,只是担心饭菜凉了。”
“没事,很快就好了。”白筱菟低头继续行笔书写,直到最后三字“宜勉力”写完,吁了口气,收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