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爱慕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当年…她微微恍惚:对萧思睿的恋慕是她少女时期唯一一次恋,曾经的甜与酸涩一点点从深埋的记忆中翻出,当初的觉尽上心头。

又羞又喜,患得患失,心如鹿撞。

她曾经那么喜他。

心仿佛泡在温水中,又酸又软,她望向他,双颊如火,目光氤氲,两手背在身后,踮起脚,轻轻在他耳边道:“恩公,多谢你又救了我一次。”少女又甜又软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温热的气息拂过他耳边,带着淡淡的香气。

萧思睿垂下眼,恰能看到她如墨的青丝,细腻如瓷的肌肤,微微扬起的下颌线条柔美,小巧的菱如初摘的樱桃娇滴。

十六岁的她还没有后妩媚人的风姿,然而眉目如画,肌肤如玉,娇憨明丽的模样处处皆合他的心意。

负于身后的手下意识地动了动,又克制住。他神冷漠,不动声地和她拉开了距离。

瑟瑟有些难为情,长睫微颤,背在身后的双手紧紧绞在一起,飞快地道:“恩公,我是江西安抚使燕莸呐校形葱砣恕!彼档阶詈螅锼倏斓眉负跆磺澹诹锪锏捻尤创牌谂危蟮u刂笔幼潘他望着她,悉的灼热之从心头升起,仿佛有细微的火苗灼烧着心脏,又热又痛。

记忆中的场景与眼前重叠。

那一次,他没有将她带回住处,在湖边,他救了她的地方,她鼓起勇气,在问了他是否婚配,他没有回答后,告诉了他同样的话语。剩下的话她没有说出口,他却完全明白:她在隐晦地告诉他,她心悦于他,愿意嫁给他。

再活一世,同样的事还是发生了。那时他是怎么回应她的?

他察觉到了自己对她不同寻常的情绪,却觉得这是小女孩的一时冲动,再加上自己也无心婚事,强迫自己不理会她,直接走开了。

事实上,这的确是小女孩的一时冲动。

她喜他,可建立在救命之恩上的一时喜实在浅薄得很,来势固然汹汹,却去得更快,很快就被她忘诸脑后。不久之后,她就会将同样的热情付给另一个男儿,最后甚至为了另一人毫不犹豫地毒杀他。

他的目光冷了下去,想到她最后对他说的绝情话语,想到她喜地望着陈括的模样,似有千百条毒蛇同时噬咬着心脏。临死前的怨愤、绝望、悲伤纷涌而上,一时间,几乎制不住几薄的情绪。

瑟瑟何等了解他,立刻察觉,心里一个咯噔:刚刚还好好的,怎么忽然又不对劲了?这人原来没这么晴不定啊。

她暗叫不妙:萧思睿对她的恨意似乎比她想象中更深,她的小命好像还有点儿悬?虽然她完全能理解,毕竟她是杀了他的仇人,换了她是萧思睿,燕瑟瑟早就死了十七八次了,但随时随地小命会玩完的觉实在不怎么好。

眼见他散发的冷意几乎要化为实质,她浑身汗都竖起来了,情急之下一把抓住他的袖子,目光脉脉地喊了声:“恩公。”萧思睿身子微僵。

晚风徐徐,月如幻,有美一人,杏眼弯弯,柔情脉脉地看向他,粉白的面颊红扑扑的,也不知是因为热度没退还是因为羞涩。

她玉白的手紧紧攥住他素绣着回纹的衣袖,因用力,青的筋脉微微凸出,却衬得那手越发如玉雕就,纤细致。

这是他曾经不释手的一双手,每一纤细的指儿都曾被他含在口中细细品尝,柔腻细的触轻易便能叫他血脉贲张…

萧思睿的目光倏地移开,落到她面上,瑟瑟笑涡浅浅,眸中仿佛有星光摇曳。

心头的火苗仿佛壮大了些,越发灼热而疼痛,冰冷黑暗的情绪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冰消瓦解,他冷着脸,沉声开口道:“我对你的来历不敢兴趣,还有,离我远一些。”瑟瑟眼中的光一下子黯淡了下去,咬住出受伤的表情。

萧思睿的心中又烦躁起来,鬼使神差般添了一句:“为了你好。”瑟瑟的眼睛骤然一亮,边梨涡隐现,整张面容都变得生动起来。

萧思睿更烦躁了,别开眼,猛地甩开她手。瑟瑟猝不及防,一个踉跄,膝盖的伤处却在这时刺痛起来,顿时稳不住身形,向下倒去。

萧思睿脸黑如锅,一把抓住她,见她稳住了身形,拔腿就走。

全程围观的孟中原等人看得目瞪口呆:大人这是怎么了?这位燕小娘子好生了得,居然能将大人得情绪外,落荒而逃。

抱月却是忧心忡忡,言又止,看了看旁边的孟中原等人,再看看瑟瑟的脸,终于还是什么都没敢说。

瑟瑟并没有注意到小侍女的不安。她望着萧思睿背影消失的方向,杏眼含情,角带笑:若是前世的她,被萧思睿这么发作一通后,自然不免沮丧;可和他相处三年,她对他的子不能说了如指掌,至少也是知之甚深。他不过是别扭罢了,因为他对她心软了。

她暂时安全了!只要她今后足够小心,不出破绽,他应该不会再起杀心。

想到这里,劫后余生的喜悦更盛。唯一纠结的,萧思睿已经说了让她离远些,她也想离他远些以策安全,可这样一来,实在不符合她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子。十六岁时的燕瑟瑟,怎么可能因为他轻描淡写的两句话放弃对他的慕?

上一世,若不是因为后来一连串的变故,她也本不可能下决心斩断情丝。

她只能期盼夏天赶快过去,她做完上一世曾经做过的追求他的蠢事,就可以真的离他远远的了。

对了,差点忘了,还要找机会还了他这一世的救命之恩,了却这段因果。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