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山登绝顶我为峰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殿前负隅顽抗的叛军被玄甲铁盾慢慢至一处,只见大殿龙阶玉壁之前,御林军如金凤展翅般裂开一条通道,一人玄衣劲甲出现在殿阶尽处。

圆月当空,月金辉笼罩在他卓然峻峭的身形之上,仿佛整个天地间,只余他一人独立。

他遥遥站在那至高处,只往挣扎困局的叛军看了一眼,转身的一刻轻轻抬手。

手落之处,明火骤熄,黑暗中,箭如雨下。

大殿深,千万灯火盛亮,将四周腾云驾雾的九龙雕柱映得光溢彩,金帷云纹,绮丽生辉。

一层层织锦飞花,一道道金楹华贵,夜天凌步履从容地沿着这条曾走过无数遍的路独自迈入了此时灯光辉煌的清和殿,孙仕见到他的时候,只觉得头脑一片空白,几乎连浑身血也停止了动。

上万军镇守清和殿,凌王不得天帝传昭如入无人之境,这其中意味已不言而喻。

琉璃玉灯映上凌王清冷的面容,那双深海般的眼睛成为孙仕至死难忘的印象。

二十七年前他曾见过这样一双眼睛,那是一个站在紫之巅的男人,傲岸自信,睥睨天下的神采。

“孙仕,让他进来。”天帝的声音如往常一样稳定而威严,孙仕闻声,移身退往一旁。

夜天凌迈过了最后一道高坎,安静的大殿,龙榻居中,金幄如云。

“儿臣叩见父皇。”一抹玄衣襟微扬,在这片凝滞的安静中带起一道涟漪。

天帝自宽阔的龙榻处走下“说吧。”夜天凌道:“京畿卫叛已平,帝都十四门由玄甲军暂时接管,并有凤相亲自前往镇守,请父皇放心。”天帝垂眸看了他一会儿:“你的哥哥和弟弟呢?”夜天凌道:“济王、汐王起兵,蓄意谋反,一者受伤被擒,现在囚在皇宗司,一者已死于军之中。”天帝语气渐生凌厉:“好啊!你真是下得了手!”夜天凌缓缓抬头,俊面无波:“儿臣查知,今年三月,汐王派人暗中潜入莲池,内应定嫔,勒杀莲贵妃,事后买通御医造成自缢的假象,欺瞒天听。想必父皇查知此事,亦不会让他活到明。至于定嫔,今晚儿臣命人将她从千悯寺带入中,她亲眼目睹了汐王谋逆事败,已经自尽谢罪。”他话说到一半,天帝脸上已然变,待他全部说完,天帝神情间全是惨白,踉跄后退了一步,伸手扶住旁边的高案才稳住身子。

夜天凌面无表情地跪在殿中,眼波静冷。

过了好一会儿,天帝脸上的惊痛震怒皆落尽,突然盯着他徐徐笑道:“平身吧,你已加封九章亲王,却又替朕平叛安,屡立奇功,朕都想不出该如何封赏你了。不如你自己说还想要什么,朕看看能不能给。”夜天凌长身而起,抬眸与天帝对视了片刻。

殿中的九莲灯漏水声隐约,时辰逝,云珠转动,越发显出四周的静。他薄轻挑,淡声说道:“禀父皇,儿臣,想要这大正。”短短数字,如一层凉冰扩散,刹那封冻了整座大殿,似连金光明烁的灯火也被凝结在半空,四周静的能听见心跳。

孙仕指尖冰凉微颤,心中如坠深渊,却见天帝广袖一挥“叮”地将什么东西掷到离他不远处“孙仕!给他!”孙仕稳住心神,俯身捧起那一对金铜铸成的钥匙,往御案后走去。当他的手触到温润的黄花梨木时,心底突然恢复了奇异的平静。仿佛回到二十七年前那个夜晚,从光明走向黑暗,从黑暗走向光明,当在临界的一点踏出脚步,那种令人身心颤栗的快如电般击中全身,而后,涌起一片无边无际的寂静。

他稳稳地将钥匙入锁,锁钥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他取出了一个翡翠盘龙的扁长玉盒,又用另一把钥匙打开了上面的金锁,小心翼翼地捧出一卷金章封印的诏书,呈到夜天凌面前。

夜天凌抬手接过,指下微微用力,封印应手碎裂。他抬手一抖,金开展,龙纹朱墨,赫然是一道早已拟好的传位诏书:“朕闻生死者物之大归,修短者人之常分,圣人达理,古无所逃。朕以寡德,祗承天命,励理道,勤劳邦国,夙夜惟寅,罔敢自逸。焦劳成疾,弥国不廖,言念亲贤,可付国事。四皇子凌天钟睿哲,神授莫奇,仁孝厚德,深肖朕躬。朕之知子,无愧天下,必能嗣膺大业。中外庶僚,亦悉心辅翼,将相协力,共佐乃君…”夜天凌面上始终毫无情绪,诏书在他指间缓缓收起“多谢父皇。”他冷冷说道:“‘深肖朕躬’,儿臣想必没有让父皇失望。”天帝看着眼前冷然酷似自己年轻时的面容,慢慢道:“不错,你确实是朕的儿子中最像朕的一个。”话音落地,他身子摇摇坠,脸青白如死,突然猛地一晃,便往后倒去。

孙仕疾步抢上前去将他扶住,大叫道:“皇上!”天帝张了张嘴,却什么也再说不出来,只睁眼瞪视着上方雕细琢的朱梁画栋,嘴角居然一分分强牵出僵硬的笑容。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