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陈平心服李斯腰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陈平别了曹,搬着一个大木盒回到屋舍,点起***,慢慢的打开木盒,里头都是碗口大的书简。

这是曹桌上摆放的书简,因为他酷读书,所以开口向曹借几本古籍来看。曹大方的说道:“只要先生喜,曹某卧房中的这些书籍先生尽可拿去。”于是,陈平斗胆将曹案几上时常翻阅的几本书籍一并拿了过来,曹当时笑了笑也未反对。

他从木盒中拿出了最上面的一扎书简,正是《孙子》,秦国是不允许这种教打战的书籍传于世的,但他还是从许多地方收集了一些残篇窥得大概面貌,心知孙武子所著的这兵法13篇,各有侧重,波澜起伏,分析透彻,见解到,实为当时最妙的兵书。

刚展开书简,登时发觉此《孙子》于自己看的不同,还多了一篇序章。

闻上古有弧矢之利,《论语》曰足兵,《尚书》八政曰师,《易》曰师贞丈人吉,《诗》曰王赫斯怒,爰整其旅,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也。《司马法》曰:人固杀人,杀之可也。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夫差、偃王是也。圣人之用兵,戢而时动,不得已而用之。相诬。而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寥寥百字。竟是由曹亲自所写。

“妙,妙,妙。”陈平连说了三个妙字“好一句恃武者灭,恃文者亡。可谓至理也。想要国家兴旺。若主武好战,不休国治。必如夫差一般灭,若主文无武。国无强兵,必如徐偃王般亡。治国之道在于内修文德,外治武功,崇文尚武是也。”陈平神情动,继续看了下去。

计篇:曹注曰: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计于庙堂也。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校之以计,以索其情。

曰:谓下五事七计,求彼我之情也。

曰: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

曰:攻敌。必先谋。

几乎《孙子》每一句的旁边,曹都注有略解。而且字字珠玑,将玄奥无比的《孙子》略解地简单易懂。

陈平仔细研读,三个时辰后,闭上了最后一十三篇中的最后一篇,长叹道:“忠勇君莫非神人乎?”说罢,又拿出第二扎书简,乃是《孙膑兵法》,同《孙子》一般,《孙膑兵法》八十九篇,图四卷每一篇都有曹详细的记载略解,入木三分。

接下来是《司马法》、《尉缭子》、《六韬》陈平看的是如痴如醉。整整一,他足不出户,将由曹那里借来的书简几乎阅览个遍。

一夜未眠,陈平神采奕奕,丝毫不见疲态,他又从大木盒中拿出一扎书简,神登时一愣,竹简上刻着四个大字“孟德新书”这《孟德新书》他怎么从来也没有听过,往下首一看,登时吓了一跳“曹著”三个字出现在他地眼中。

陈平笑道:“这忠勇君也腻自大了一些,不否认他才华横溢,但一本兵书岂是轻易便可铸就地。”抱着好奇之心,他打开了书简,神从原先的不经意而变得肃然起敬。

须知,这《孟德新书》乃是曹总结半生军事生涯、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并创新军事理论地成果。虽然未必比得上《孙子兵法》但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军事著作。

“忠勇君真神人也!”阅闭,陈平心中不叹,以从对他地看法已从“神人乎”进化到了“神人也。”这著写兵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须要有充分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经验,否则难以成书。

因此,一般兵法大家基本上是在晚年才开始著写兵书的,他们将自己的用兵心得记载下来,供给后世参考。

可曹年不过二十,竟能写成这充军事理论地兵法著作,实在是令人不敢相信。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