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这个推论一出,广州福建的商人不论大小全坐不住了,不带这么玩的,就算皇上和九阿哥得大头,好歹也得给平头老百姓留点汤喝吧?
于是,本来没打算支持国债的商人们便天天的朝衙门跑,请求朝廷赶紧开卖国债,他们可都等着呢。
那些沿海村子的村民们也在关注着,虽然他们没钱买国债,但却也一有空就去衙门,说可以以工代劳,用服劳役的方法折算国债,不为别的,大伙都担心啊,万一再来个内迁,那子可怎么活啊,再说了,这几年,嫁到吕宋和安居岛的闺女可不少呢…
而地方政府的回答还是一层不变,没接到通知…
而吕宋水师驻地和安居岛的人也不淡定了,朝廷若海,他们可怎么办?好容易才有朝廷庇护,难道又要成为
民?
因此,也是天天的去找当地政府,询问什么时候能给他们卖国债,有的则到处想法,想将户籍迁回本土去…
而且,吕宋水师驻地和安居岛的民众便推举了一代表去见弘参,也没说什么有营养的话,给弘参讲了一大堆封建信,大意就是说,吕宋和安居岛可是老十的福地啊,不能丢了…听到些风声的弘参自然是不住的安抚大伙,表示朝廷的政策没变,大家少安毋躁,但收效甚微。
弘参只好给老十去信了,检讨自己一不小心好像给老十惹麻烦了…
老十的回信很快就经特快专递送到了弘参手中,叫弘参竭力做好安抚工作,但是,国债一事暂缓,听朝廷随后的指令。
但如今已经有一些洋商到了安居岛,弘参头都大了,这下只能拖了。
弘参还没想好怎么将国债海外版推广宣传会朝后拖,广东福建商人的十个代表竟然也跑到安居岛给弘参递了张拜帖。
弘参自然得见,得做好安抚工作啊,因此,弘参很是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上从朝廷政策的延续,下到自己一家与南边人民的深厚
情,说了一大通,代表们很认真的听了,然后便小心翼翼的给弘参说,为了巩固南边人民与老十家的
情,他们愿意无条件的支持老十做任何事,因此,弘参不用费心搞什么推广宣传,两百万两国债他们全包了,他们这些商人可是一直视朝廷的事为自己的事的…
弘参一听,只能说,他会上奏朝廷…
于是,广东福建的商人代表便在安居岛住下了,人也不去扰弘参,而是去做洋人的思想工作,告诉他们有银子还是做生意划算,投国债收益率太低。
对于广东福建那些纷纷扰扰的想法,洋人也略知一二,毕竟很多人都是从南边赶过来的,所以,洋商的回答也很直接“大家都是商人,你们既然都认为国债划算,那自然就是划算的…”是啊,对他们来讲,最关键的问题是能做生意,其次才是能和谁做生意,孰重孰轻,大伙心里都明亮着呢…
而老十这边也早叫广东福建两地的地方官做好安抚工作,宣传一下朝廷的海贸政策没变,但似乎收效也不佳,因为福建和广东的密探给老十发回的密报,一封比一封说的严重,到最后已经告诉老十,老百姓心里发慌已经快到临界点了,请朝廷赶紧采取措施稳定民心,否则没准会出大…
于是,本来就一大堆事的老十更堵心了,这都叫什么事啊,但老十还是坚持认为,弘参没什么错,错的是那帮不知道怎么想的老百姓…
其木格知道后,倒很淡定,这有什么啊,想在后世,谁又能想到本核
漏会引起中国抢盐呢?大国嘛,不光地大、人多,这奇怪的事自然也得多…
老十比较认同其木格对大国的定义,对那些没眼的、想弹劾弘参的御史道:“国家大了,什么意外都可能发生,一惊一乍的干嘛啊”当然,老十也将广东和福建两省的民意给扭曲了,在朝堂上叫嚣着“不是说国债不能发嘛?瞧瞧,瞧瞧咱老百姓多淳朴,人家可是哭着喊着要求买国债,一心的想为朝廷分忧,你们一个个拿着朝廷俸禄,还没老百姓明事理”虽然老十在公开场合如此表态,但在私下却还是很担心的
代赶去当钦差的九阿哥“九哥,国债的事别急,慢慢来,尽量将发行后可能会引发的问题都想到吧,唉,这些人也太能想了…”九阿哥也心有戚戚焉,自己广东铺子的掌柜也报信了,说广东人已经将自己等同于了大
人,说老十
海就是自己怂恿的…
九阿哥得了信都不知道该怎么辩驳,海这两个字
就没在朝堂上出现过好不好?这些人怎么说得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
昨天打了草稿有些晚了,所以拖到现在,还好上午了空闲出来改,呵呵,不过,写了4000多字呢,希望能弥补一下自己的失言,呵呵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