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当然,皇帝的常起居是有变化的,变化的痕迹都留在敬书房的记档上,皇帝那一天住在那个里,那一天召幸那个妃嫔,都记载得明明白白,因为这在皇后妃嫔怀了孕,可以把得孕的子推算出来。

但慈禧太后用不着看记档,便知道皇帝朝夕的行踪,因为每天都有她指定的太监去打听清楚了向她回奏。一后一妃两嫔,计算起来,皇帝跟皇后在一起共度良宵的子最多,其次是冠后的瑜嫔,再次才是慧妃,至于皇后的姑姑珣嫔,一个月下来,还未承雨

慧妃虽然不是“背榜”慈禧太后仍然觉得她太委屈了,踌躇了几天,决定手干预。

“你看你,”她慈地呵责皇帝“好瘦!”婚后的皇帝,已老练得多,声不动地摸一摸脸“儿子觉得神倒是好的。”他说“天天晚上看书,总要看到起更才睡。”

“哼!”慈禧太后自嘲似地微微冷笑“也就是你这么说,我这么听吧!”象这样子仿佛人家花掉得太多,再也不能信任的话头、皇帝早就听惯了,平不以为意,这时却认了真。

“是每天念到起更。儿子用不着骗额娘!”皇帝说。他把“是”字念得极重,声音也相当硬,显得在心里不服。

慈禧太后有些冒火,把脸一沉,用急促的声音叱斥:“你就这样子跟我说话!”皇帝还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回想一遍,才发觉自己的语气欠恭顺,但也不愿认错,只是不响。

“你是翅膀长硬了,那里还记得娘!”提到这话,自己触发了记忆,越觉得心里充的怨气“你几时曾听过娘一句话?十一年的大风大,不是我挡着,你能有今天?还没有亲政,就不把娘放在眼里了,几天的工夫,是谁教得你这样子?”听到最后这两句话,皇帝又惊骇,又气恼。

“没有几天工夫”不是说大婚刚刚月?然则下面那句“谁教得你这样子”?当然是指皇后。这不是没影儿的事!无端猜忌,而竟出之于生身之母的口中,皇帝觉得太可怕了!

“儿子不敢!”他跪了下来,但仍是受了冤屈,分辩讲理的声音“没有人敢教唆儿子不孝,儿子也决不会听。额娘说这话教儿子何以为人,何以为君?”

“你这一说,我是冤枉了你?”

“冤枉儿子不要紧…。”皇帝突然顿住,发觉下面这句话说不得,然而晚了!

慈禧太后倏然抬眼,眼中再也找不到作为一个女人常有的柔和的光,一瞪之下,让皇帝的心就一跳。然后她扬着脸问:“怎么着?冤枉你不要紧,冤枉谁是要紧的?你倒告诉我听听!”皇帝知道坏了,咽一口唾沫,很吃力地说:“儿子说错了。

额娘别生气!总是儿子不孝。”慈禧太后无法再疾言厉地发脾气,同时也不便公然指斥皇帝卫护皇后,只是连连冷笑,心里只在猜疑皇后在枕上不知跟皇帝说了些什么话?盘算着该如何去打听?反倒把原来想说的话忘掉了。

赔了好些不是,说了许多好话,才算把这场风波平息下来。皇帝一个人回到乾清,深懊恼,独坐在西暖阁窗下,好半天不说话。

小李先不敢作声,等皇帝的脸好看了些,才提醒他这天还没有到钟粹去过,意思是要让他陪慈安太后去聊聊天。凡是皇帝身边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在慈安太后跟前,皇帝的烦恼,自然就会消除。

皇帝被提醒了,决定到钟粹去诉诉委屈,但他不曾想到,反倒让慈安太后慈地责备了他几句。

“听说你跟你娘顶嘴了?”

“也不是顶嘴。”皇帝拉长了嘴角说“我也不知道我娘为什么跟我发那么大的脾气。”

“总是你有不对的地方。”慈安太后说“你也该体恤你娘,凡事顺着她一点儿,不就没事了吗?”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