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章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果然到了那步田地,可真有热闹好戏可看了!”听得这番放言无忌的议论,连余庄儿都伸一伸舌头,觉得太过分了。立山急忙以他语:“酒话,酒话!替余都老爷来吧!”

“你们说我酒话,就算酒话。”余诚格兴犹未央,还要再谈时局“大年初一,我照例去排一排年看个相。听算命的说得倒也有些道理,民间相传:‘闰八月,动刀兵。’今年庚子年就是闰八月,这一年恐怕安静不了”

“闰八月也没有不好。同治元年就是闰八月,那年里有两个中秋,我记得很清楚。”立山想了一下说:“那年李中堂打上海,曾九帅围江宁,左侯在浙江反攻。洪杨之灭,就在那年打的基础。”

“不错!不过那年处处刀兵,打得很凶,也是真的。至于再往上推,咸丰元年也是闰八月,那就很惨了。洪秀全就是在那年闰八月建号称王的,自此水陆并进,由长江顺而下,扰攘十年来,祸及十余省。但愿今年的闰八月,能够平平安安地过去。只怕…。”余诚格摇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怎么?”余庄儿有些害怕了“你老好象未卜先知,看出什么来了?”余诚格略带歉意地说:“不是我吓你,实在是可怕。义和拳你听说过没有?”

“原来是说义和拳啊?”余庄儿笑道“怎么不知道?那是唬人的玩意。”

“不错,唬人的玩意。可是,”余诚格正说道“你可不要小看了那批人,成事不足,坏事有余,而且不坏事则已,一坏事会搞出大子来。”他又转脸对立山说:“袁庭此人,小人之尤,我一向看不起他,唯独有一件事,不能不佩服他。”

“你是说他在山东办义和拳那件事。”

“对了!可惜他不是直隶总督!”余诚格说“义和拳在山东存身不住,往北窜,如今枣强、景州、城、东光一带,练拳的象瘟疫一样,蔓延得很快,此事大为可忧。豫甫,你常有见皇太后的机会,何不相机密奏?”

“我可不敢管这个闲事。”说着,看一看余庄儿,没有再说下去。

余庄儿知趣,起身说道:“汤冷了。我让他们重做。”拿着一碗醋椒鱼汤,离桌而去。

“我跟你实说了吧!义和拳里面有高人。打出一面‘扶清灭洋’幌子,一下打动了端王的心。刚子良亦很有回护的意思,动辄就说:‘义和拳,义和拳,拳字当头,就是义民。’荣仲华不置可否,意思是主剿,不过话没有说出来。如今端王兄弟拚命在皇太后面前下工夫。你想,我那能这么不知趣去多那个嘴。”

“你亦是国家大臣,眼看嘉庆年间有上谕要痛剿的拳匪,死灰复燃,竟忍心不发一言。”

“啊哟哟,我的余都老爷,我非贤者,你责备得有点无的放矢。我算什么国家大臣?不过替老佛爷跑跑腿而已。倒是你,既为言官,就有言责,为什么不讲话?”

“当然要讲!”有了酒意的余诚格大声说道:“明后天我就要上折子。”

“算了,算了!老余,别为我一句玩笑的话认真。来、来,谈点儿风月。”余诚格不作声,有点话不投机,两人的酒都喝不下去了。就这时,余庄儿带来一个壮小伙子,立山认得,是他班子里的武生赵玉山。

“小赵儿,就是义和拳,两位要是对这唬人的玩意有兴味,问他就是。”

“喔,”余诚格问道“你怎么会是义和拳呢?”

“好玩儿嘛!”

“这有什么好玩儿的?”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