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樊若水带领兵士,将预先排定的黄、黑龙船,依次在江面上排列,搭上扎好的竹排,再用绳索捆扎好,仅用三天时间,一座跨江浮桥,像变戏法一样架设好了。
曹彬命令潘美率领步兵渡江,众将士在浮桥上过江,恰如在平地上行走一般。
3、进军金陵宋军经浮桥跨越长江天险的消息传到金陵,李煜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勉强升朝,命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率军万人,从水路击宋军,都虞侯杜真率步兵万人,从陆路
击宋军。送走御敌的将士后,他觉得万事大吉了,便将军国大事
给大臣们处理,安心地回后
与小周后
风咏月去了。
郑彦华率领水军从金陵出发,溯江而上,打算以强大的战舰群,冲断宋军架在江面上的浮桥。船队还没有到达采石矶,便同面而来的宋军水师相遇,一场恶战便在江面展开。
宋军水师是顺风顺水而下,南唐水师是逆风逆而上,对于南唐军来说,是一场遭遇战,而宋军则是有备而来。宋军从气势上就占了上风,一阵混战,南唐军先
了阵脚,调转船头逃跑,跑得慢的,便做了宋军的俘虏。
杜真率领的步军赶到之时,南唐水军已溃败而逃,只好孤军与宋军作战。潘美也不待敌兵列阵,率领宋军冲杀过去,又将杜真的步军杀得个七零八落,向南溃退。
李煜得知水、陆两路大军全都败北,下令全线戒严,招募百姓从军御敌。
江南百姓过惯了平安的子,突然听到官府要招兵打仗,吓得胆战心惊,想那战场上,轻则缺膀子少腿,重则命丧黄泉,一个个都做了缩头乌
,哪有那种保家卫国的气概。
宋军攻克白鹭洲,进泊新村港,分军攻打溧水。曹彬率大军进驻秦淮河。秦淮河在金陵城南,从水道可直达城中。江南水军十万之众,扼守秦淮河,列阵金陵城下。
潘美率领陆军抵达秦淮河,因船只还没有准备好,部队都在河边等候船只过河。潘美大声说道:“我统兵数万,自汴梁到此,战必胜,攻必克,这区区秦淮河,一衣带水,难道阻得住大军的脚步吗?”说罢,扬鞭策马,跃入水中,向河对岸泅渡过去。
众将士见主将渡河,谁敢站在河边不动?骑马的,纷纷跟着跳进河中,没骑马的,也跳进水中,凫水过河。待到江南兵清醒过来前来抵挡时,宋军已纷纷凫渡过了河。江南兵被气势正旺的宋兵杀得大败而归。
宋都虞侯李汉琼,驱使数百艘装芦苇、干柴等引火之物的巨舰进入秦淮河,命兵士顺风纵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一举烧毁了城南水寨,寨子内的守兵不是被活活烧死,就是落水淹死,有那保得命的,弃船登岸,逃命去了。
这时江南的军国大事,完全由枢密副使陈乔和清辉殿学士张洎等人主持。
李煜则成天在后苑召集僧、道诵经念咒,祈祷上天保佑,对于外面的战事,一概不问,皇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一概不知道。江南国主对于李煜来说,好像是一个摆设,任何事情他都拿不了主意,既然
出了军权,皇甫继勋也懒得去向他请示,按既定的作战计划固守城池,同宋军耗下去。宋军虽然兵临城下,面对坚固的城墙,一时也奈何不得。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件最怪的怪事出现了:金陵城被围数月,身为南唐后主的李煜竟然一点儿都不知道。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李煜突然听到金鼓齐鸣、炮声震天,才登城瞭望,意外地看到城外驻扎的尽是宋军,奇怪地问守城军卒:“宋军已攻到城下,为何没有人向朕报告?”一位守卒胆怯地回答,是皇甫统帅,不准报告。看来,南唐对外的保密做得差劲,对内的保密绝对是一的。
李煜听罢大怒,即刻召见皇甫继勋,问他为何隐瞒实情。皇甫继勋回答:“宋军来势汹汹,过于强大,无人能敌,臣就是将军情报进,不过是徒增陛下的恐慌,陛下也没有什么办法退敌。为了不让陛下
心,故此没有进
汇报。”李煜认为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一怒之下,命令将皇甫继勋就地正法,再飞诏都虞侯朱令赟,火速率水军支援金陵城。
4、妙计败水师朱令赟驻师湖口,大军十万,号称十五万。接到李煜的诏令,率军顺而下,直
宋军的采石矶浮桥。
曹彬得到探子的报告,立即找来将佐王明,授他密计,命他赶往采石矶抵挡南唐援军。
朱令赟率领十五万大军,数千艘战舰,顺而下,连夜直奔金陵。当舰队快到采石矶的时候,远远看见江面上帆樯林立,不计其数,不由心中起疑,当即命令舰队停航,停泊于皖口,派人到前方打探敌情。半夜时分,忽然听战鼓雷鸣,水陆呼应。岸上无数的宋兵,拥着一员宋将,帅旗上写的是一个“刘”字;江中来了许多战舰。火炬通明处,宋军主舰的帅旗上,是一个斗大的“王”字。
夜黑风高,摸不清敌人的路数,朱令赟不敢分兵应战,只好命令军士纵火,先将水路的来船堵住。谁知当天晚上刮的是北风,南唐军的战舰正好停泊在南面,那火势借着大风,不但没有烧向宋军的船只,反将自家的船烧着了。朱令赟大惊,连忙下令拔锚起航,向上游原路返回,由于船身庞大,数千艘战船全都挤在一起,本就动不了。正在惊慌之际,宋军的船只冲了过来,已有宋兵跃上大船。吓得朱令赟魂飞天外,正
跳水逃生,一员宋将抢上一步,大喝一声,将朱令赟掀翻在船板上,上来许多宋军,将他捆得个结结实实,似扛猪一般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