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终于讨回了一点面子 第3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雁门关在代州的北边,是代州的门户,雁门关一旦失守,代州必定不保。杨业得知十万辽兵大举来犯,而代州的宋军不足二万人,在兵力上处绝对弱势,知道凭这点兵力,要守住代州,恐怕非常困难。他同两个儿子商量,决定出奇制胜,偷袭辽军。他带着延昭、延玉,挑选数千名壮士兵,从雁门关西边西陉关出发,绕道至雁门关北边。当时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天上星光灿烂,月蒙,雁门关下,黑的辽兵大营依稀可见。趁着夜深人静,杨业命杨延玉率领三千兵士从左杀入;杨延昭率领三千兵士从右杀入;他自己亲率兵百余骑独踹辽兵中军帐。

三路兵马,人衔枚,马勒口,分头进发,一阵疾走。靠近辽营附近,杨业发一声喊,手挥金刀,纵马直踹耶律沙的中军大帐。

耶律沙、耶律斜轸与辽兵都在睡梦之中,巡营辽兵的注意力都放在雁门关,只防关内宋兵出关袭营,本就没有想到会有宋军从股后面杀过来。睡梦中的辽兵被喊杀声惊醒,不知宋兵来了多少,爬起,穿上衣裳,抢过兵器,便投入了战斗,手脚慢了的,衣裳还没有穿好,就已经成了无头之鬼,到阎罗殿报到去了。

辽兵中军帐内,有一个名叫萧咄李的辽邦节度使,自恃武功了得,手执利斧,从帐后杀将出来,凑巧碰着杨业,两马相,杀在一处,不到十余合,杨业奋起神威,挥舞金刀,一刀劈下去,萧咄李的头颅连同头盔飞落马下,正碰在马蹄上,像足球一样,骨碌碌滚出老远。

耶律沙与耶律斜轸见辽兵溃散,已经喝止不住,也不知宋兵来了多少,只得带着亲兵落荒而逃,黑暗中,辽兵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杨家父子率领宋军乘胜追击,并命士兵大喊:“杨家将在此,辽狗胆敢来犯,定杀你个片甲不留。”辽兵听到喊声,哪敢再战,丢下无数的军械粮食和近二万具尸体,惶惶如丧家之狗,向北溃败。眼看天将黎明,杨业知道敌我兵力悬殊,偷袭获胜,已算侥幸,连忙命鸣金收兵,不再追赶。

雁门关一战,辽兵死亡接近二万,宋军死伤不过几十人,且还缴获军械、粮食无数。辽人经此一战,已经被杨业吓破了胆,他们给杨业一个外号,叫“杨无敌”!自此以后,辽兵只要见到杨字旗号便闻风丧胆,不战自退。

赵炅御驾亲征,被辽兵打得灰头灰脸,这一次,杨业终于替赵炅讨回了一点面子。

杨业父子返回代州,上表向朝廷报捷。

赵炅早朝,见到代州捷报,龙颜大悦,笑对群臣说:“杨业终于为朕讨回了面子,朕有杨家将,边关无忧矣!”4、偷袭瓦桥关辽国皇帝耶律贤,见两次发兵南下都被宋军打得灰头灰脸,气得呀呀直叫,竟然决定御驾亲征,点兵二十万,命耶律休哥为先锋,杀奔瓦桥关,要与宋军决一胜负。

瓦桥关守关的宋将见宋军两次大败辽兵,不免起了轻敌之意,认为辽兵是软柿子,不堪一击。得知辽兵大举来犯,竟然大开关门,倾巢而出,部队开到安河边,列好阵式,准备与辽兵在这里展开决战。

耶律休哥率领他的锐之师,开到安河边后,立即抢渡过河。

依作战惯例,渡河作战,敌兵半渡之时,正是截杀、消灭敌人的最好时机。可笑的宋将,欺负辽兵人数少,妄自尊大,等辽兵过河后,双方列成阵式,中规中矩地打一仗。竟然轻易地放弃了截杀敌人的最好机会,很礼貌、很大度、很友好地看着辽兵过河,不作任何行动。

战场上,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辽将耶律休哥是深通兵法的良将,所率部下也是身经百战的兵悍卒,见宋兵并不半渡截击,指挥兵士迅速抢渡安河,过河后,也不列阵,直接向宋军冲杀过来。

宋军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让辽兵过河,要与他们列阵作战,谁知辽兵并不按理出牌,那么没有君子风度,过河后,也不打招呼,便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一时便了阵脚。顷刻间,便被辽兵杀得七零八落,败进瓦桥关,连吊桥都来不及拉起来,辽兵就跟在股后面杀进来了。宋兵只得穿关而过,弃了瓦桥关,逃入莫州。耶律休哥乘胜追击,直莫州城下,命令辽兵将莫州城团团围住。

莫州的告急文书飞到了汴梁。

赵炅接到莫州的告急文书,决定御驾亲征,立即调集众将,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赶往莫州,在莫州同辽军展开决战。

辽帝耶律贤因攻克了瓦桥关,怒意渐消,围攻莫州旬后,听说宋帝赵炅御驾亲征,便见好就收,自动退兵。

赵炅率领宋军走到大名,得知辽帝已经退兵,便率兵攻打幽州。因李昉等人力谏,才罢了这个念头,命曹翰部署众将守卫,自己班师回了汴梁。

赵炅觉得小小的辽邦真是太猖狂了,在雁门关吃了败仗,竟然偷袭瓦桥关,见宋军大队兵马出动了,却又像缩头乌一样缩回去了,心里是越想越气,回到汴梁,股还没有坐热,又准备兴师伐辽。大多数廷臣都合赵炅的决定,并且还奏称,应速取幽、蓟。唯独左拾遗张齐贤上书谏阻。

这个张齐贤,就是太祖推荐、赵炅开特例录用的那个张齐贤,他在奏折中对敌我形势作了深入的分折,最后说:圣人说,治国先本而后末,安内以攘外。陛下以威德而服远方,以优惠政策治民,国家强大了,他人自然就不敢侵犯,为何要穷兵黩武呢?

好一个“穷兵黩武”张齐贤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赵炅是否真正认识到穷兵黩武的危害,说不清楚,至少,他采纳了张齐贤奏议,罢了出师之念。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