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没有多停留,一刻也没有。
一方面因为救人如救火,事不宜迟。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怕见秀姑,怕见秀姑那难分难舍、怕见秀姑那哀怨凄楚、怕见秀姑那成串的珠泪。
就这么走了,听不见、看不见,要好得多。
尽管诸明是撤回“南海”后总难免相见,可是那就是以后的事了。
口口口“独山湖”、“微山湖”其实是一个湖,只是“独山湖”在“山东”境内“微山湖”在“江苏”境内罢了。
也就是说,一个湖南省界一分为二,在“山东”的叫“独山湖”在“江苏”的叫“微笑微山湖”从“济南”往“独山湖”走的应该是过“泰山”经“泰安”的这条路,因为这条路最近。
救人如救火,当然要走近路。
口口这儿是个小村落,住没几户人家,扳着指头都数得过来。
仅有的几户人家,务农为生,庄稼汉,靠双手,凭劳力,养活一家老少,知足而常乐。
这是一家野店,店不大,可是它就座落在这唯一的一条路的旁边,是来往行人客商所必经,所以,尽管店小,生意不恶。
说生意不错,那是人家掌柜的知足,一天下来能挣个温,够糊口,没饿肚子,也就够了,人家不是指望座儿上的几成,大把大把的银子往里收。
座儿上几成,大把大把的银子往里收,那是在大地方的大酒楼、大饭庄,不是他这儿。
提起座几,说来可怜,他这个野店也不过三张破桌子,几条板凳儿。几条板凳里,还有两条是三条腿的,坐的时候还得留神,不然非摔个四脚朝天大爷壳不可。
店里卖酒,外带几味简单的酒菜,不喝酒的时候,有大碗大碗的凉水,喝个够,不要一文钱。
所以,与其说是卖酒食的店,不如说它是个供来往行人客商靠腿歇脚的地方。
这么一个地方,生意再不恶,能指望它赚多少?
就拿如今来说吧,正晌午头毒得能烤出人的油来,这条路上一眼望去,都到了头儿了,看不见一个人影儿,店里也不过才坐了三个客人。
再有人那是在路边田里的庄稼汉,三五个,有的挥锄翻上,有的坐在地里歇息,尽管都是头大汗,可是人家谁会上他这儿来?家就在附近,再说也舍不得啊!
就这么三个客人,已经够掌柜的忙了,切这端那,手忙脚,真要是一拥多少桌,座儿上几成,那还得了,他也就这么个开野店的命了,其实人家原也就没指望能赚多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