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当然,崔蘅昏礼的时候,荣寿堂依然有礼金相送。
接连嫁掉了两个小姑子,萧南花出去了四五千贯的钱,这些钱对荣寿堂而言不值什么,但放在京城里,却可以置办七八套极好的四合小院呢,绝对称得上巨款。
这一笔开销,也是荣寿堂三年来最大的一笔。
萧南盘腿坐在榻上,仔细的听着铁娘子报账,随后了一句:“哦,这么说来,那十几个铺子当年的盈利全都花在了这两项?”萧南所说的铺子,并不是指她与王佑安合伙的那些店铺,而是老夫人留下来的那些店铺——给出嫁小姑子随礼,是公中的事儿,没道理让萧南自掏
包。
相较于南市、新市以及酒坊、药铺等处商铺动辄十几万贯的盈利,荣寿堂的十几个铺子每年所得的红利就少多了。
铁娘子直起身子,恭敬的回道:“是,娘子,那年年底,十九家店铺共送来七千六百三十一贯的红利,抛开两个小娘子昏礼花费的四千九百零五贯,还剩两千七百余贯。”萧南一边听铁娘子的回报,一边看着账房登记的明细。账面上记得清清楚楚,那两千七百多贯最后也没有剩下,全都用来支付年底各处的年礼。
其实,就算那两千多贯全都用上,也不够送年礼的,还添上了当年几处田庄的收益。
铁娘子又把每处田庄的出息详细回禀了一番。
萧南在心中默默算了一遍,点点头,伸手翻过账册,表明这一页的账目算是清了。
铁娘子瞧得分明,心中也暗暗松了口气。
说实话,当年花这些钱的时候,虽然写信回禀了主母,但她的心里还是很忐忑——不过是嫁了两个小娘子,就花掉了荣寿堂一年的进益,看着账册上那一串的数字,铁娘子都觉得心疼。
崔家的三个高龄小娘子嫁掉了两个,剩下的崔萱,在今年三月份也嫁掉了。
说起崔萱的亲事,还真是颇费了些周折。
当初,萧南想把崔萱说给李元芳童鞋,结果崔童鞋嫌弃人家是寒门,不肯屈就,白白便宜了客居的卢晚。
萧南记得很清楚,卢晚嫁给李元芳后没几个月,李童鞋在崔相公的关注下,谋个了某地知县,虽只是个七品小官,好歹也是一地父母,是实缺。只要做好了有了政绩,朝中又有崔家帮忙说话,李元芳升迁是早晚的事儿。
夫君外任,卢晚也开开心心的打包行李跟着一起出了京。
去年过年的时候,卢晚还给在洛的崔幼伯夫妇送了年礼,并附赠一封
谢信,
谢萧南帮她说了个好亲事。
那边小夫幸福美
,这边崔萱还在东挑西捡。
崔萱的想法很简单,她的两个堂姐都嫁了皇子,她即使不能与姐姐们齐肩,好歹也要嫁个勋贵或者世家。
愿望很丰,现实无比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