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贤妻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清晨,萧南再次带着一长串人马来到正堂,跟大夫人请过安之后,便跽坐在大夫人的身侧,等着于今天释放的崔幼伯。

大夫人也是一脸的期待,心不在焉的听着大儿媳和二儿媳说些家长里短的琐事,目光却一直落向堂外。

王氏和韦氏都知道了今天是小郎‘刑释放’的子,见大夫人和萧南都是一副焦躁不安的模样,两人相视一笑,停住了毫无营养的闲谈。

一时间,堂屋里安静下来,静得只听到细微的呼声,以及台阶上渐行渐近的脚步声。

“启禀大夫人,八郎君来了。”小丫头气吁吁的跑到廊下,跪在门前,扬声对屋里喊道。

不得不说,在崔家生存的小丫头还真没有笨人,就拿门口这个丫头来说,若是她平这般失礼,肯定会被严谨的大夫人派人拖到掌刑妈妈那里,好好学两天‘规矩’。但今天,小丫头这番做派,非但不会得到惩罚,反而还能拿到赏钱呢。

“好好,快让他进来。”大夫人声音里都带着微颤,她高兴的脸上笑开了‮花菊‬,看门外那报信丫头的目光都是那么的慈

一旁伺候的大丫鬟双喜见了,忙冲着门口的跪坐的双福点点头,双福心领神会,直起身子,递给那小丫头一个荷包,荷包里叮当作响,应该是装了些铜钱。

小丫头高兴的接过荷包,重重的磕头谢赏,嘿嘿,我就知道这趟差事能得到赏钱。

且不说这小丫头喜喜的捧着荷包下去数钱了,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崔幼伯俊秀英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大夫人热切期盼的目光中。

“我的儿”大夫人动了,差点儿一个撑不住直接站起来抱住朝她走来的儿子。

天可怜见的,她这小儿子,自一落地,她就没跟他分离这么久。虽在一个家里,但却不能相见,着实让大夫人的慈母之心受尽了煎熬。

若不是良好的教养撑着,大夫人真有可能在儿媳面前失态。

用力眨了眨眼睛,大夫人将泪花闪落,无声哽咽的看着儿子一步步地走来。

呜呜,我可怜的小八,才两个月不见,竟瘦成了这般模样…(某南白眼:切,什么眼神,明明是胖了好不好?)在祠堂里,一定吃了不少苦吧…(玉簪等丫头:嘁,不过是换了个地方,又没缺吃、又没缺喝、又没干活,哪里吃苦了?)瞧瞧,这脚步都有些不稳,摇摇晃晃的…(王氏韦氏:额,小郎只是见了阿娘动而已,就跟我们家的小孙孙在外面受了委屈跑回家哭诉的样子一般无二)崔幼伯听不到在场女人们的心声,此刻,他只想扑到阿娘怀里,好好诉一诉他受的苦。

不过,就在崔幼伯快步走到大夫人榻前的时候,祖父的教诲回响在耳边“…崔家子,理应举止端方,正如老夫人所言,‘泰山崩于前而不惧’,遇事慌张、脚,难成大器”于是,崔幼伯渐渐稳住了脚步,步伐虽然还很快,但明显的比刚才端正了许多。

几步走上前,崔幼伯举止有度,严格遵照礼数,起襕衫衣摆,跪地问安:“儿给阿娘请安,儿不孝,让阿娘忧心了。”崔幼伯这一礼,别人看了倒也罢了,跽坐在一旁当布景的王氏和韦氏瞧了,都是微微一怔——咦?小郎什么时候这么规矩懂礼了了?他不是最喜魏晋古风,最崇尚雅士高人的洒和不俗吗?

随后,两人又想到了崔幼伯之前的遭遇,以及老相公的亲自调教,也就明白了,纷纷点头:唔,还是老相公厉害,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竟将一个被母亲宠坏的小郎君生生掰了过来,真不愧是当过礼部尚书的人呀,就是有真才实学。

两个儿媳的心声,大夫人也不知道,这会儿,她的眼里心里只有小儿子,见儿子规规矩矩的跪在自己面前,大夫人再也忍不住了,伸手拉过儿子,低低哭诉道:“八郎,我可怜的八郎,才离了阿娘几呀,就变成这个样子了,真是心疼死阿娘了…”萧南拿帕子掩着脸,低下头,似是也被这母子情深的一幕动了。事实上,她是在偷笑。

额,亲滴婆婆,您就没看到您儿子一脸无奈的表情?还是忘了他已是十八岁的大男孩,只当他是个稚龄小童?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