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又一年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紧接着被拎出来重罚的是巴陵公主和柴驸马。

那是皇太后下葬的第三,多年不出门的平大长公主亲自捆了儿子儿媳,又亲自押着他们赶往太极请罪。

当时,皇帝屏退了众人,正殿里只有他们姑侄两人和那对被捆成粽子的夫。除了四位当事人,没有人知道他们说了什么。

反正平大长公主从立政殿出来的时候,脸不是很好,似是忽然间老了十岁。行动间也出几分老迈。

紧接着,皇帝下旨,巴陵公主被贬为庶民。柴驸马抹去一切勋职,所出子女不得入仕。

皇帝对这个异母妹妹的惩戒不可谓不重。

尤其是在他极力表现对手足、对宗室亲厚的时节。他却直接把巴陵的公主封号给抹去了,众人不怀疑。巴陵公主夫妇到底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祸事,竟被重罚至此?!

难道是柴家谋反?

也不对呀,柴家除了柴令武这一支,他的母亲和兄长还都好好的呀。柴大郎的官职犹在,大长公主依然是皇帝最尊敬的姑母,整个柴家的基没有受到丝毫的动摇。

那就是柴令武夫妇有了不臣之心,或是做了什么招惹新君的错事,这才害得一家从云端跌落地下。

坊间议论纷纷,各种谣言传来传去,有的甚至说柴令武勾结韦家,、推大皇子上位,结果事情败,这才被皇帝严惩。

他们这么说也是有据的,因为与柴家一起受罚的还有韦家。

韦淑妃的两个兄弟都被发配岭南,一个三年、一个五年,罪名很含糊,都是些欺百姓、为非作歹的小恶,充其量等多算是民事纠纷。

可如今却被以刑事责任来量刑,且是仅次于死刑的徙,足见其真正的罪责绝对不轻。比如谋反。

至于皇帝为没有杀掉韦氏兄弟,那些闲人们也有理由:碍着韦淑妃和她所出子女的脸面呀。

韦氏兄弟再不肖,他们也是大皇子的亲舅舅,皇帝看在大皇子的面子上,也不好把韦家人罚得太狠。

再者说了,他们的谋没有得逞,没有造成什么祸患,所以,皇帝才会如此宽大处理。

这些闲人说得有鼻子有眼,仿佛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般。

不管坊间的谣言传成了什么样子,京中的百官和权贵们却都暗暗警觉,他们不是无知闲人,对于柴、韦两家为何获罪,他们还是有所听闻的。

柴家是因为与西北驻军的牵扯太深,大长公主的属下遍布军中,就算柴二郎没犯错,皇帝也不会容忍一个能左右军队的家族存在。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