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战争的胜负不单是凭军事力量的对比,尤其是内战,人民的选择才是更重要的因素。如果不幸必须要以战争解决分歧的话,相信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我们的。因为,我们一定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最广泛的支持!只是,战争的代价实在太巨大了。真希望我们的后代将来能够找到和平解决内部分歧的办法。相信我们的民族一定具有这种智慧和能力。”1946年,大别山北麓,翠绿的山,清澈的水。
一座小山脚下的小村庄里传来烈的
声和爆炸声。
一群共军士兵从村中退了出来向山头奔来。不一会儿,一群国军士兵从村子里追了出来。山头上,小旺子气愤地骂道:“他妈的,简直是欺人太甚!重机开火,掩护辛兴他们撤退。”山下,那群国军在火力打击下退回了村里。
辛兴带着从村里撤出的战士登上了山头:“副团长,是你来了?”
“嗯,怎么回事?你小子怎么把村子给丢了?”
“副团长,敌人一个团攻上来了,炮火实在太猛烈,硬顶的话,我们连会伤亡太大。”
“对面是哪一部分敌人?”
“是陈浩的部队。”
“他妈的,真是翻脸不认人,一点情也不讲了。好,他不仁,就别怪我们无义。一营准备反击,炮击炮、重机
准备
击。一定要夺回这个村子!”
“慢!”徐亮出现在前沿阵地。
“旅长,这些家伙欺人太甚了,一再违反停战协议,咱们一忍再忍,一退再退,已经快无处可退了。我看,该教训教训他们了。”
“不行,不要来!明天军调小组就要来我们这里视察调处,等他们来了以后再说。你们现在坚守好阵地,严防国民
军偷袭。记住,选择有利地形坚守,不准贸然出击。”
“是!不过…”
“执行命令!”
“是!”小村庄内,在卫兵护卫下的军调小组三方代表和双方军队的前线指挥官陈浩、徐亮在一群记者的簇拥下在实地视察双方战地点的情况。
调处会议上,双方各执一词,舌剑。最终在地图上标定了各自实际控制区和分界线。双方在军调小组监督下,按照新的分界线再次签订了停战协议。
陈浩设宴招待军调小组、记者和共军代表。酒宴进行中,国军方面负责招待、陪同的人员殷勤劝酒,高谈阔论,一片声笑语。
徐亮借故离席到外面缓缓散步,凝重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徐兄,怎么出来了?”
“哦,陈师长?本人实在是不胜酒力。你不是也出来了?东道主逃席可不大说的过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