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会考虑的。”老厂长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在准备走的时候,又对着刘一九问道,“对了,如果我不去,你们会接受我们的人去你们那边吗?”
“要。不管是技术设计人员,还是练的技术工人,都是需要的。管理方面的人员,我们也需要。只要愿意去,我们将会提供路费…”刘一九毫不犹豫地说道。
“当然,那些在工人中口碑不好的干部,我们不要!”刘一九强调了一下。
苏联跟国内是一样的,都是不动的管懂行的。
九院的架构,所有的管理干部,都是必须懂技术,不懂技术,直接踢出去。
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科研机构。
而管理干部,只是为科研项目服务的。
苏联现在这样的情况,刘一九知道的很清楚,有不少的管理者,都是如同共和国改革开放时候那样,不断地侵国家资产。
这样的人,绝对不可能让他们去中国。
因为国内现在大多数人都是认为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国外的专家比中国的专家强,苏联人去了,管理者,将会容易受到重用。
“我明白。”老厂长叹了一口气,“我们现在这样的情况,跟那种人,离不了关系。”说完之后,他就告辞离开了。
刘一九告诉过他,这两天应该会在这边,不会走。
即使自己没有在这边,也可以找谁谁谁。
“乌克兰可是产量大国,每年都是有着不少的粮食出口。怎么会这些人还饿着肚子?即使咱们国家,除了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也没有出现过这样严重的问题吧?”刘一九对于乌克兰的这种情况,到有些不可思议。
苏联是以重工业为支柱的国家。
也因为这样的原因,才会造成他们国内的供应出现问题,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问题。
“乌克兰这边的工业,主要是军事装备制造,从八四年之后,局势没有那么紧张之后,加上美国人启动太空大战计划,苏联的投入主要在航空航天领域里面…虽然航母也在持续投入,不过工资因为国家项目太多,很多年没有增长,国内的轻工业产品大部分都是靠着进口,苏联没有足够的外汇,从而就导致国内工资水平低,但是物价奇高…乌克兰政府为了偿还外债,粮食大部分出口,有点像我们当年的五十年代末期的情况…”刘素学的解释,倒是让刘一九心中的疑惑被解开了。
乌克兰不缺粮食,但是高昂的物价,让粮食的价格很高。
工资不涨,再加上物价涨的厉害,还能发得起工资的时候,问题不严重,当现在发不起工资了,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国内有些国营企业,现在不依然还是那样呢?以前我们军工系统,跟他们的情况也是没有什么转变的…”刘素学的话,让刘一九甚至有些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