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古巢老伛【原文】古巢,一江水暴涨,寻复故道,港有巨鱼,重万斤,三
乃死,合郡皆食之。一老姥独不食。忽有老叟①曰:“此吾子也。不幸罹此祸,汝独不食,吾厚报汝。若东门石
目赤,城当陷。”姥
往视。有稚子讶之,姥以实告。稚子欺之,以朱傅
目;姥见,急出城。有青衣童子曰:“吾龙之子。”乃引姥登山,而城陷为湖。
【注释】①老叟:老头。
【译文】有一天,古巢县中长江水猛涨,上涨的江水漫过了河,随后又退回到原来的河道。江水退去后,与长江相通的一条小河湾里留下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有一万多斤重,在河湾里挣扎了三天后才死去。后来,这条死去的大鱼被全郡的人分来吃了,只有一个老婆婆没有去分吃鱼
。忽然有一天,出现了一个老头,这个老头对老婆婆说:“那条大鱼是我的儿子,在这次灾祸中遭遇不幸。全郡只有你一个人没有吃他,为此,我将要重重地报答你。你记住,县城东门石
的眼睛如果变红了,县城就会塌陷。”以后,老婆婆每天都到东门去观察石
,有一个小孩看见后
到奇怪,老婆婆就给他讲了实情。小孩子为了作
老婆婆,就将石
的眼睛涂抹成红
。老婆婆看见石
眼睛红了,就急忙跑出城去,这时,一个身穿青衣的童子对老婆婆说:“我是龙的儿子。”说完,青衣童子带着老婆婆登上了高山,很快,县城就塌陷下去变成了湖泊。
蚁王报恩【原文】吴富县董昭之,尝乘船过钱塘江,中央,见有一蚁,着一短芦,走一头,回复向一头,甚惶遽。昭之曰:“此畏死也。”
取着船。船中人骂:“此是毒螫物,不可长,我当跆杀之。”昭意甚怜此蚁,因以绳系芦,着船,船至岸,蚁得出。其夜梦一人,乌衣,从百许人来,谢云:“仆是蚁中之王。不慎,堕江,惭君济活。若有急难,当见告语。”历十余年,时所在劫盗,昭之被横录为劫主,系狱余杭。昭之忽思蚁王梦,缓急当告,今何处告之。结念之际,同被
者问之。昭之具以实告。其人曰:“但取两三蚁。着掌中,语之。”昭之如其言。夜,果梦乌衣人云:“可急投余杭山中,天下既
,赦令不久也。”于是便觉。蚁啮械已尽。因得出狱,过江,投余杭山。旋遇赦,得免。
【译文】董昭之是吴国地区富县人,有一次,董昭之乘船过钱塘江,船行到江心,董昭之看见江中有一截短短的芦苇,上面爬着一只蚂蚁,蚂蚁从芦苇的这端爬到那端,又从那端爬回来,不断爬来爬去,样子十分恐慌。董昭之说:“蚂蚁害怕被淹死。”于是,董昭之就想把蚂蚁救上船来,但船上有人骂道:“蚂蚁有毒害,不能救它,你把它
上来,我就要踩死它。”但董昭之怜悯这只蚂蚁,就用绳子将芦苇系在船边,船靠岸后,蚂蚁也得以从江中爬上岸去。当天晚上,董昭之梦见一个穿着黑衣服的人,带领一百多人前来致谢。黑衣人说:“我是蚁王,由于不小心堕入江中,
谢你把我从江中救出。以后,你如果遇到什么危难之事,可以告诉我。”十多年以后,董昭之所住的地区闹盗贼,董昭之遭人诬陷被定为盗贼首领,关押在余杭县牢房中。此时,董昭之忽然想起蚁王在梦中所说的话,今后遇到什么危难之事,可以告诉它,但现在到哪里去找蚁王呢?见董昭之久久地愁思不语,关押在同一牢房的人就上前询问,董昭之就把实情全都给他说了。这个人对董昭之说:“你只需找到两三只蚂蚁,放在手掌上对它们说一说。”董昭之照他说的方法做了,果然,晚上董昭之又在梦中见到了黑衣人,黑衣人对他说:“你赶快逃到余杭山里去,现在,天下已经非常混
,过不了多久,朝廷就会发布赦令。”董昭之醒后,蚂蚁已将枷锁咬断,董昭之便从牢房逃了出去,渡过钱塘江一直逃进余杭山中,不久,朝廷大赦天下,董昭之也得以免罪。
义犬墓【原文】孙权时李信纯,襄纪南人也,家养一狗,字曰黑龙,
之尤甚,行坐相随,饮馔之间,皆分与食。
忽一,于城外饮酒,大醉。归家不及,卧于草中。遇太守郑瑕出猎,见田草深,遣人纵火爇之。信纯卧处,恰当顺风,犬见火来,乃以口拽纯衣,纯亦不动。卧处比有一溪,相去三五十步,犬即奔往入水,
身走来卧处,周回以身洒之,获免主人大难。犬运水困乏,致毙于侧。
俄尔信纯醒来,见犬已死,遍身,甚讶其事。睹火踪迹,因尔恸哭。闻于太守。太守悯之曰:“犬之报恩,甚于人,人不知恩,岂如犬乎!”即命具棺椁衣衾葬之,今纪南有义犬墓,高十余丈。
【译文】三国东吴孙权当政时,襄纪南城中有个人叫李信纯,他家养了一条狗,名叫“黑龙”李信纯特别喜
这条狗,走哪里都把它带在身边,吃饭、喝酒都要分食给它。
有一天,李信纯在城外喝酒喝得大醉,不能赶回家,就睡在郊外的草丛中。这天,刚好遇到太守郑瑕出城打猎,郑瑕见郊外的荒草太深了,就叫人放火焚烧荒草。李信纯睡的地方正是顺风方向,狗看见火烧过来了,就用嘴巴去扯李信纯的衣服,但李信纯动都不动一下。距李信纯睡觉三五十步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溪,见李信纯不动,狗立即跑到小溪,跳进水里将自己的身体打,然后又跑到李信纯睡觉的地方,将自己身上的水洒在主人的周围,使主人免遭于难。狗就这样来回疲于奔命,最后累死在主人身边。
当李信纯醒来时,狗已经死了,李信纯看见狗全身都是的,
到非常奇怪。当他仔细观察大火燃烧的踪迹后,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于是,李信纯不停地大声痛哭。后来,这件事传到太守耳中,太守对这条狗非常怜悯,说:“狗的报恩超过了人,人如果不知报恩,怎么能与狗相比?”随后,太守叫人给狗准备棺材衣服,并把狗埋葬了。如今,在纪南城外,有一座高达十余丈的义犬墓。
华隆家犬【原文】太兴中,吴民华隆,养一快犬,号“的尾”常将自随。隆后至江边伐荻,为大蛇盘绕,犬奋咋蛇,蛇死。隆僵仆无知,犬彷徨涕泣,走还舟,复反草中。徒伴怪之,随往,见隆闷绝。将归家。犬为不食。比隆复苏,始食。隆愈惜,同于亲戚。
【译文】晋朝太兴年间,吴地有个叫华隆的人养了一条狗,这条狗跑得非常快,名叫“的尾”华隆常常将它带在自己身边。一天,华隆到江边砍伐荻秸时被一条大蛇住,狗为护主奋力与蛇搏斗,最后终将蛇咬死,但此时华隆已失去知觉,手脚僵硬地睡在地上。狗围绕着华隆哭泣,然后,狗不停地从江边跑上船,又从船上跑到江边草丛中。华隆的同伴
到奇怪,就随着狗来到江边,发觉华隆已经昏死过去,大家就将他抬回家。华隆昏睡期间,狗一直不吃东西,直到华隆清醒过来,狗才开始进食。自此之后,华隆对这条狗更加钟
,把它看成亲戚一样地对待。
蝼蛄神【原文】庐陵太守太原庞企,字子及,自言其远祖,不知几何世也,坐事系狱,而非其罪,不堪拷掠,自诬服之,及狱将上,有蝼蛄虫行其左右,乃谓之曰:“使尔有神,能活我死,不当善乎。”因投饭与之。蝼蛄食饭尽,去,顷复来,形体稍大。意每异之,乃复与食。如此去来,至数十间,其大如豚。
及竟报,当行刑,蝼蛄夜掘壁为大孔,乃破械,从之出。去久,时遇赦,得活。于是庞氏世世常以四节祠祀之于都衢处。
后世稍怠,不能复特为馔,乃投祭祀之余以祀之,至今犹然。
【译文】庐陵太守太原庞企,字叫子及,他说自己很久以前的祖先,不知道多少世了,因为牵扯到一桩案件里面而被抓进监狱,并非是他的罪过,但是经不住严刑拷打,屈打成招,关在监狱中准备上报,有只蝼蛄虫在他身边爬行,对他说:“你能把我从死亡的边缘救回来,这不是一件善事吗?”于是他就拿饭给蝼蛄虫吃,蝼蛄虫吃完饭就走了,过了一会又回来了,他的体形稍微大了一些。他的祖先就很惊奇,就又拿饭给他吃。就这样来来去去,反反复复,经过了几十天,蝼蛄虫已经跟猪一样大了。
等到上面案件的批文下来,要行刑的时候。蝼蛄虫趁晚上把监狱的墙挖了个大孔,于是祖先打破刑具,跟着蝼蛄虫出去了。逃出去很久过后,得到赦免,于是得以存活。于是庞家祖先世世代代于都衢处以四节祠祭祀蝼蛄虫。
后来子孙有些怠慢了,不再专门祭祀蝼蛄虫,只是把祭祀剩下的东西来祭祀蝼蛄虫,到现在都是这样。
猿猴母子【原文】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抟颊向人乞哀,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未半年,其家疫病,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