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送來的功勞 第3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還記得陳留太守王贊麼?他和我做了一個易,用來換他的命,就在今天早上。”

“哦,”張金亮對這個很興趣。

“你不是非常的恨王贊麼,昨天你還在説是他把你到絕路上去的,今天怎麼饒了他?”

“我們也想活下去,我們需要糧食,而王贊説可以幫助我們搞到糧食。”陳午到是不避諱。

張金亮笑了,他喜歡和聰明人打道,眼前這個陳午就是個聰明人,陳午沒有被憤怒惑住了雙眼,而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留住了仇人的命:“你把他們都放了麼?”

“沒有,只有把王贊和他的部曲饒了,其餘的人放下武器以後,全殺了。”張金亮馬上有種想吐的覺,他到不是因為陳午一口氣殺了1000人而到噁心,而是想到這1000多個人f[人的肚子而到噁心。他看了看陳午的肚子,再想那裏面到底是裝的人腿,還是別的地方的

“這也是王贊投降提出的條件,是他讓我們這麼做的,他説不人死,他沒法和我們合作。並且他和他的部曲也與i表示忠誠,他們還吃了那些侍衞的。那1500名騎兵竟然全是養尊處的東平王府侍衞,我説昨天的為什麼那麼呢。”陳午説着嘴角還帶着笑意思,好象還在回味昨天那鮮美的人

繆峻當即受不了了,站起來就衝出了帳篷,站在門外,哇哇的吐了起來。

孫魘臉發白,説道:“王贊可是出身名門啊,怎麼會作出這種事情。”他指的不是殺人,或者出賣那些侍衞,而是指的王贊竟然能吃人

“任何人餓壞了都會吃人的,包括你。”陳午看着孫説道,而後把頭有轉向了張金亮:“讓我來找你的主意也是王贊出的。他給我指明瞭兩條路,一條是去找濮陽的芶晞,一個是來找你,這樣他以後還能落個起義勤王的名聲,我們也可以得到糧食。”張金亮大致已經明白王讚的計劃了:“你們想裝扮成那些王府的侍衞,混進這兩個城?而後佔領它。”

“大人高才”陳午的馬拍的很是時候。

“那你説説這兩個城都有什麼,難易如何。”張金亮也讓後勤兵給自己倒了一杯油茶。

“大人還沒有介紹自己是哪裏人,這支軍隊是哪裏的軍隊。咱們要是合作,應該相互坦誠把。”陳午覺自己已經把住了張金亮的脈搏。

“我家大人是青州都督高密孝王手下,歷城縣長,代濟南郡首張昊張金亮大人。”繆峻吐完以後進來向陳午介紹道。

“原來是郡守大人,失敬。”陳午又要磕頭,被張金亮制止了。

“你説吧,這兩個地方都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動心的。”張金亮懶的靠着被子,喝着油茶向陳午問道,他好象對陳午這個提議,並不那麼上心。況且這架勢也本不象一個官員,而是象一個徹頭徹尾的商人,在看對方要賣的商品的貨。更無法讓人把那天晚上那個手持長刀所向披靡的那個將軍和眼前這個躺在舒適的地毯上的人聯繫在一起。

陳午忽然覺,面前這個人一下子變的既那麼陌生,他剛才有的那種成繡在覺,現在一下子又失去了。

他小心翼翼的望前湊了湊,從懷裏掏出了一張地圖,鋪到了面前的小几上,向屋內的三個人説道:“秋收前後,東平王在兗州有兩次大規模的徵糧。所徵收的糧食,現在主要儲存在稟丘和須昌。其中須昌作為東平王的封國,囤積的糧食也最多。

“須昌在這片沼澤地中央,有户1500。户7000。東平王3000鐵甲([:。,00在稟丘,還有1000在須昌。除此之外,稟丘正在和兗州刺史芶晞對峙,有各郡召集的丁壯協助守城。據王贊説,光稟丘現在可做兵役的丁壯不少於3。

“不過從這裏到稟丘不用通過什麼關卡,而向須昌去的的路上還得經過一個壽張縣城,有點麻煩。

“況且我們那裏馬匹現在也不400。。

“我靠,2000多匹馬竟然全讓你給是攻打哪裏?”張金亮又問到,他同時把門口的後勤兵叫了進來“去把黑長明和全體軍官叫進來”

“我和幾個兄弟商量的意思是攻擊須昌。”陳午臉一紅説道,他現在知道軍馬寶貴已經晚了。

“攻擊完須昌呢?”張金亮繼續問道:“你是守在須昌麼?”陳午一呆,他可是沒有想過這個。

“要是東平王回來攻打須昌怎麼辦?你準備撤向哪裏?”張金亮繼續追問道。

陳午徹底無語了。

張金亮看着眼前的陳午,嘆了口氣説道:“你把事情看的太簡單了,你怎麼知道,王贊是不是讓你去自投羅網呢?你那裏才有多少人能打仗啊。”

“這個不是吹的,我那裏可以聚集起來萬餘人。”陳午非常自信。

張金亮搖了搖頭,説道:“你那一萬人,再我眼裏,和沒有差不多,白天真正對陣,你不一定能頂的住我這幾百人的衝擊。”陳午沒有反駁,他壓不相信張金亮説的話,要是那樣的話,張金亮怎麼連那1500個騎兵都對付不了?不。:張金亮懶得和他解釋那麼多。等到黑長明和全體軍官到來以後,他向陳午説道:“你把剛才給我説的,再向這些人説一遍。”陳午不解,但是還是照做了,又指着地圖向這些軍官和參謀人員重新複述了一遍。

他這邊説,那邊參謀人員就開始了計算推演。

張金亮不管那邊參謀人員的推演,而是轉向了陳午:“咱們來考慮一下分贓問題把。”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