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進入渤海城,清點人數,十萬大軍從幽州出來,跑的跑,死的死,現在只剩下不到五萬,而且各個帶傷,更讓公孫瓚悲痛的是,自己的親弟弟公孫範和軍師公孫紀死於亂軍之中。
公孫瓚大罵李輝:“李輝這個小人,見死不救,為何不派兵來救?”田疇搖搖頭:“主公,李輝來安平,本就是想佔安平,我們被打敗也好,冀州有李輝埋下的這個釘子,袁紹就不敢全力攻擊,我們方可恢復士氣!”
“哎!”公孫瓚嘆了口氣:“算了,安平就算讓給李輝了,有他拖住袁紹也好,省的他對我們窮追不捨…”
“報!”公孫瓚的話還沒有説完,傳令兵報告:“將軍,袁紹率領大軍對我們窮追不捨,離渤海已不足三十里了!”
“啊!”公孫瓚大驚!問田疇道:“先生,怎麼辦?怎麼辦?我軍鋭氣盡失,如何抵擋?”田疇也沒想到,袁紹不去打離他最近的李輝,到繞遠路追着自己不放。田疇不停的在屋裏踱着步子。低頭沉思。公孫瓚急的團團轉,下令道:“傳令,四門緊閉,嚴防死守,決不可往袁紹打進城來!”傳令兵下去了。田疇想了很久,公孫瓚一直看着他。過了很長時間,田疇才道:“主公,這渤海我們也不能再待了!”公孫瓚道:“渤海可是我們在冀州剩下的最後一座城了,放棄渤海,我們就從冀州離開了,那我們何必當初打進冀州,反而損兵折將!”田疇道:“袁紹這次是鐵了心的要將我們趕回幽州,既然這樣,我們就回幽州,看袁紹對李輝怎麼辦?他們兩人如果打起來,我們就又有機會了!”公孫瓚嘆了口氣:“可我不甘心,本次出征不但無功而返,還折損兵將無數!”公孫續也在一旁道:“父親,我們還有五萬兵,渤海城堅固,完全可以與袁紹一拼,沒有必要撤走。”田疇道:“少將軍不可硬拼,我們只剩這點部隊,如果和袁紹拼光了,幽州無力防守,不用袁紹出手,李輝絕不會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公孫瓚很想打,可聽田疇這麼一説,心中又起了變化。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完全不知道怎麼辦。
公孫瓚拿不定注意,袁紹已經將渤海包圍了。袁紹笑着對手下眾人説道:“渤海乃是我起家的地方,今天回到這裏,觸頗深,現在公孫瓚一成甕中之鱉,我倒是擔心李輝在我們背後捅刀子!”田豐道:“主公放心,李輝肯定不會,他剛得趙國、安平兩地,大量人口需要安置,大量士兵需要調動,佈防尚未完成,短時間內,他不會出兵!”袁紹點點頭:“你説的很對,可李輝佔領安平,就是在我們冀州腹心紮了一把刀子,他如果向東進攻,拿下渤海,我們和幽州的聯繫就斷了,即便我們拿下幽州也無濟於事。”沮授道:“只要我們拿回渤海,派大將鎮守,應該無大礙!”渤海城下大兵集結,旁邊的一小山上的樹林裏,五人正在看着渤海城。不是別人,正是李輝帶領這郭嘉、趙雲、周泰和管亥。
趙雲搖頭道:“這公孫瓚是何苦呢?佔着渤海又能怎樣,袁紹大兵壓境,很快就能把他打敗,士兵士氣已衰,本就防不住。”周泰點點頭:“不錯,要是我直接開門和袁紹殺一陣,臨死還拉幾個墊背的!”李輝苦笑道:“可惜你不是公孫瓚,公孫瓚身後還有偌大個幽州,這些士兵損失之後,袁紹如果再緊追不捨,公孫瓚就算能逃回幽州也只能是個輸!”周泰道:“公孫瓚輸了不是更好,我們趁機佔領中山國不久順理成章了?”李輝搖搖頭:“話雖然這麼説,可公孫瓚要數輸的太快,我們來不及佔領,那袁紹可就獨佔鰲頭了,當初我們佔領安喜、安國、安邦、石邑四線的時候,就是想在我們四周擺一個防禦圈,現在的趙國、安平國和即將佔領的中山國第第二道防禦圈,免得以後袁紹進攻我們,連回旋的餘地都沒有!”郭嘉點點頭:“是呀,我們常山太小,萬一遭到進攻,
本就沒有反應時間,有了這兩道防禦圈,就算袁紹大兵壓境,我們也能從容應對。”幾人説再談論如何佔領中山國的事情。渤海城的進攻已經打響了。正如趙雲所説,公孫瓚士兵士氣不足,沒有堅守幾個時辰。袁紹軍在鞠義、張郃、高覽的率領之下,首先登上了西邊城牆。
公孫瓚派遣大將田楷增援西門。田楷的士兵還沒有趕到,潰散下來的敗兵就已經將隊伍衝散。張郃一看,立刻組織部隊緊追不放,一刀砍翻跑在最後的士兵,往城牆樓梯口一站,指着下面的田楷道:“姓田的,你要是敢上來,老子一刀劈了你!”田楷自知不是張郃對手,灰溜溜的率軍退回城中。西門被攻破,緊接着南門,東門皆被攻破,唯一留下北門放公孫瓚的敗兵逃跑。
這是田豐的計策,如果四面圍困,公孫瓚一定拼死抵抗,現在留下一個門,給殘兵敗將一個機會,誰不願意活着。所以渤海城才輕易被攻破。
公孫瓚親自率領督戰隊,都沒有止住逃兵。田疇道:“主公,走吧!”公孫瓚大罵這些逃兵:“你們這些沒有膽子的傢伙,我公孫瓚對你們不薄,此等危急時刻竟然臨陣逃,都給我回來!”田楷率領敗兵找到公孫瓚:“主公,東南西三面城門已經被攻破,只有北門可走,主公快走吧!袁紹大軍依然進城,再不走就被困死城內了。”田疇見公孫瓚還不想走,,向田楷使了一個眼
。田楷對身後大喊一聲:“帶着主公,和我一起從北門殺出去!”幾個士兵過來,架起公孫瓚,將往北門跑。看有幾人從北門衝出,李輝長長出了口氣:“幸好,幸好,公孫瓚還真是命大!行了,我們回安平,準備進攻中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