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機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紛紛揚揚的大雪從天而降,潔白而乾淨。輕飄飄的雪花在風中翩翩起舞。李輝站在門口,一邊賞雪一邊讚歎道:“明年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如此大的雪,我還是第一次見到。”趙巖點點頭:“是呀!有了好收成,百姓們才能吃飽穿暖。”李輝也點點頭:“趙大哥這些年為了我們常山百姓,可謂碎了心,小弟代表百姓拜謝趙大哥!”李輝對着趙巖深施一禮。

趙巖急忙扶起李輝,笑道:“為百姓乃我趙巖平生所願,如何敢當一個謝字!

“你們説什麼呢?”文丑特有的大嗓門從屋裏傳來:“酒菜已經準備好了,軍師他們讓我請你們二位進去喝酒!”屋內一個大火盆,炭火燒的旺旺的,那些從江南來的將軍們,一個個恨不得鑽進火盆裏算了。小閻柔上竄下跳,一會給眾人倒酒,一會給火力添碳。看着甘寧幾個不停的哈氣跺腳。閻柔裝腔作勢道:“幾位在戰場上殺人的時候連眼睛都不眨一下,竟然害怕這小小的冷,難成大器!”

“誰難成大事呀?”李輝和趙巖笑呵呵的走了進來。眾人急忙起身行禮,李輝擺擺手:“早就和你們説了,咱們兄弟一起的時候,就輕鬆點,搞這麼多俗套,沒意思。”眾人呵呵的陪着李輝笑。

坐定之後,李輝道:“今天我找你們來,一是為了喝酒,二有幾件事情想和你們聊一聊,如今我們新的幽州,雖然地盤大了一點,人口卻不多,百姓們的生活也不好,雖然趙大哥學富五車,善於治理州郡,無奈他的手下沒有能人,獨力難支,這是現在最為迫切的問題。”李輝喝了一口酒,等着地下的謀士説話。

魯肅站起來道:“主公,曹當年在南郡之時,曾經發出過一道求賢令,我們何不效仿曹,也想天下士子們求賢?”李輝嘆了口氣:“我們不比曹,前些年我可以説已經將天下士人得罪的乾乾淨淨,咱們這些人中間,家裏最有錢的可能就是魯先生和糜大哥了,正正經經的士人一個都沒有,倘若這求賢令發出去卻沒人響應豈不很沒面子?”眾人又是一陣大笑。賈詡道:“這到未必,天下士人的想法很多,能看清將來的卻沒有幾人,如果他們眼光聰慧,絕不會放過這麼好的一個時機,那些不來的或許有學問,可是來的人必然是大才!”眾人全都點頭稱是。鮮于輔道:“據我所知,當年黃巾軍起兵之時,天下大亂,唯獨荊州、益州兩地相對安全,名士能人多往這兩地,如果主公將求賢令送往這兩個地方,相信應該有有識之士投效。”

“不錯!”甘寧道:“荊州多才俊,可惜劉表不會用人,那些有才學的肯定不少!”李輝點點頭:“甘將軍久居荊州,此話一定不假。”趙雲道:“二哥,你不是説大哥就在荊州嗎?我們何不趁這次機會把大哥找回來,他在荊州十幾年,應該認識很多能人,有他的引薦應該不會錯!”每次一説到徐庶,氣氛很快就變得很壓抑。徐庶雖然和李輝只是匆匆一面之緣,可李輝已經將徐庶當做自己的親人了。李輝無父無母,自從有了徐庶這個大哥之後,每每想到都覺得自己有家,這就是對李輝最大的心靈安

前些年,李輝特地派人將徐庶的母親接到常山,每必去請安,猶如自己親孃一般。老太太也明白李輝的心意,母子兩人其樂融融。雖然如此,兩人從不提起徐庶。直到今天。趙雲突然説出,李輝恨不得馬上就去荊州。

沉默良久,李輝憋出淡淡的笑容:“三弟説的極是,我也有此意,要不,等明年開,你我就去一趟荊州!”眾人正在喝酒,一個軍士快步來到鮮于輔耳邊嘀咕幾句,鮮于輔就匆匆出去了。再回來的時候,臉就有些凝重,顯然有大事要發生了。

李輝放下酒杯:“鮮于先生怎麼了?臉怎麼如此難看?”鮮于輔看着一圈人的目光,從懷中掏出半截竹簡遞給李輝。上面只有四個字:董承誅曹。李輝問道:“真有此事?”鮮于輔點點頭:“據我們的消息,此事董承正在醖釀,還未實施,據説是陛下的密詔。”賈詡看完竹簡,搖頭道:“這個國舅看來是活不長了!”郭嘉接過竹簡看了一眼,遞給魯肅,淡淡道:“我看這倒是一件好事?”

“哦?”李輝道:“奉孝的意思是,許昌越亂對我們越有利?”郭嘉道:“這只是其一,其二嘛,如果時間來的急,我們完全可以將這件事和江南、荊州、甚至西涼掛上關係,如此一來,曹或許會將目光轉移到別處去!”賈詡微微點點頭。魯肅道:“奉孝果然了得,從此一點就能看的這麼長遠,我佩服之至!”郭嘉笑道:“監軍大人過獎了,我只是看到一個機會而已。”李輝點點頭:“不錯,我們佔了幽州,曹佔了冀、青、並三州實力大增,雖然現在是盟友,説不定明天就會變成敵人,不得不防,既然有這麼一個機會就一定要抓住。”

“報!”一名士兵匆匆進來,施禮道:“主公,張繡來了。”眾人立刻停下談話。李輝嘆了口氣:“看來長安不保了,讓他進來吧。”張繡疲憊不堪,原本意氣風發的少年,竟然變得像個娘們,一進門就跪在地上嚎啕大哭:“主公,屬下有愧主公教誨,不停主公之言,將長安丟了,請主公責罰!”李輝道:“算了,起來説話,到底怎麼回事?”原來,張濟、張繡叔侄正要進攻洛陽,突然張濟病倒,沒想到這一病就此辭世。留下一個長安壓在張繡肩頭。張濟的那些老部下雖然表面上對張繡尊重有加,卻心懷鬼胎。長安遠離常山,四面全都勁敵。張繡尚未處理完長安的事情,李典、高覽就帥大軍而來。

曹軍和張繡在長安城下大戰三天,無奈手下軍士不給力,張繡一敗塗地。以樊稠為首的董卓老臣全部投向曹。張繡無力迴天,帶着張繡家眷掏出長安。好在曹看在李輝面上並未攔截張繡,這才安然無恙回來。

張繡説完,痛哭道:“主公,張繡有辱常山威名,請主公責罰!”李輝扶起張繡,嘆了口氣:“長安乃死戰之地,曹軍又有內應,此事怪不得你,長安丟了也就丟了,你叔父可安葬了?”張繡道:“叔父的棺槨我已經帶來常山,叔父臨終之時希望來常山看看,我現在只能滿足他這遺願了。”李輝道:“也好,明我們就給張繡將軍準備葬禮,就安葬在我們新修的功臣墓園之內!”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