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陰謀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董承的突然到訪,李輝沒有到驚訝。董承一進門就哭喊着讓李輝幫忙救劉協的舉動,也沒有讓李輝驚訝。反倒是董承後面説出來的話,李輝大為驚訝,沒想到曹如今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李輝將董承從地上扶起來,勸道:“國舅見外了,你我都是陛下的臣子,替陛下分憂本就是臣子的本分,何來幫忙之説,快快請起!”董承眼淚八叉的勉強坐下。李輝道:“國舅,你就仔細説説,陛下怎麼了?”董承擦了擦眼淚,道:“實不相瞞,如今的曹已經變成了第二個董卓,嫣然沒有將陛下放在眼中,全部朝臣有一半以上都是曹的黨羽,有些大臣奏報不找陛下,而是去丞相府,還請將軍幫忙除掉曹這個賊!嗚嗚嗚…”説這話,董承又要跪下。

李輝一把拉住:“國舅不必這樣,您説的這些我也知道,但不知要我怎麼幫忙?”董承一愣:“難道將軍沒有看陛下給你的聖旨?”

“聖旨?什麼聖旨?”李輝有些糊了,猛然間想起給自己加官進爵的聖旨,道:“看了,不就是升官的嘛?”董承搖頭道:“看來李將軍是沒仔細看!”李輝急忙讓文丑將今天那張聖旨找來,又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上面一眼是那幾個字,遞給董承道:“這聖旨就是這個意思,難不成國舅還能找到另外的意思?”董承一笑,結果聖旨一把就將聖旨撕成兩半。李輝正要阻止,卻看見,從聖旨之中調出一個很不起眼的絹布。這張絹是兩層的,面對面貼在一起。從外面看本就不知道它裏面包的是什麼。

董承輕輕拿起那張絹,輕輕一撕,兩張絹布就此分開。其中一張絹布之上竟然是一些字。顏是紅的,寫的也並不怎麼好看,一看就知道寫字之人當時又多麼緊張,有些筆畫是在哆嗦的時候寫的。

“這才是陛下陣中的聖旨!”董承對李輝道。

李輝仔仔細細的辨認,一個字一個字的往過看。絹布不大,只寫了不到一百個字:朕懇求愛卿,救朕於着水深火熱之中,曹賊已經到了第二個董卓的邊沿,長此下去,朕將死無葬身之地,懇請愛卿看在我大漢列祖列尊的面上,倘若誰能救朕出去,朕情願與他共享天下!

李輝看完,看着董承:“這是陛下親自寫的?”董承點點頭:“陛下看李將軍乃我大漢柱石,才將次信偷偷給將軍,希望將軍不要辜負陛下的一片真心,這可是陛下的血書呀!”李輝一笑:“國舅可不許欺我,我可是聽説,江東孫策、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漢中張魯、涼州馬騰、韓遂,可全都接到了陛下的聖旨,是不是和我這張一摸一樣呀?”董承一愣,旋即道:“將軍以為這聖旨是商販手中的貨物嗎?想要多少有多少?這可是陛下對將軍的信任,將軍可不敢胡思亂想?”李輝點點頭,問道:“既然如此,我必對陛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國舅既然來了,有什麼話就説吧!”董承扭頭看看四下無人,壓低聲音,趴在李輝的耳邊,嘀咕道:“將軍剛才説的都沒有錯,陛下已經暗中派人聯絡了各路諸侯,只因派往幽州的人一直沒有回來,不得已將此事只能放下,既然現在李將軍來了,正好可以裏應外合,一舉將曹這個賊除了!”

“怎麼個除法?”李輝問道:“我手裏無一兵一卒,如何和曹對抗?”董承道:“這個好説,我手下還有兩千死士,只要將軍能佔領丞相府,後面的事情就給我們處理,我也一接到荊州劉表、江東孫策、涼州馬騰的回信,只要我們動手,他們必出兵相應,只要曹一死,大計可定!”

“兩千死士!”李輝笑道:“好我的國舅大人,你可知道曹在這城裏有多少軍隊,兩千死士不是送死嗎?曹有五萬人馬留守許昌,兩千死士還不夠曹撒牙縫的呢?”董承又道:“我還有樊稠,他可是以前叔父的老部下,他們可有三萬人馬!”李輝點點頭:“這倒是人數不好,看來我已經沒有拒絕的餘地了?”董承一笑:“曹賊已經命不久矣,李將軍本是聰明之人,一定知道怎麼做對自己最為有利,我們已經商量好了,只等曹賊一死,願意將整個河北完全給安北將軍。”

“整個河北?不知國舅説的都是哪裏?”李輝假裝糊塗道。

董承道:“青、幽、並、冀四州!”李輝仔細思考半天,董承也沒有打擾他。李輝笑道:“這麼好的封賞,不知董國舅想讓我李輝做什麼?”董承道:“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就缺一員領兵大將,眾人一致推舉由李將軍擔任!”李輝心中冷笑,這幫玩慣了陰謀詭計的傢伙,這不是明擺着要坑害自己,讓自己領兵,董承的兩千人,樊稠的三萬人?打贏了,只給自己河北四州,萬一輸了,這犯上作亂的帽子恐怕只有自己一個人戴了。這些人都隱藏幕後,自己衝鋒陷陣,這種事情可不是好乾的。

李輝來回在屋裏踱着步子,董承繼續道:“李將軍這可是順應天意的好事,如果殺了曹賊,陛下得意重掌朝政,他如花富貴豈不是應有盡有?”李輝猛然間一拍几案:“既然陛下有難,做臣子的豈能坐視不管,國舅放心,只要國舅和陛下信得過我,我李輝一定赴湯蹈火,只是不知國舅説的他們都還有誰?”董承一笑,從前摸過一條絹布,上面密密麻麻的記滿了名字,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第一個赫然就是國舅董承,而第二個竟然是劉備。董承指着絹道:“將軍,這些可都是我大漢的忠臣,萬望將軍決不可將此事,還請將軍也將自己的名姓添上去。”李輝道:“不知這劉皇侄幹什麼?”董承道:“劉皇侄奉陛下執意,已經將聖旨轉各位諸侯,只因將軍征戰在外,故此沒有見到,現在應該在荊州吧!”李輝二話不説提起筆就將自己的名字寫在最後。董承重新收好絹,拱手道:“既然如此,老夫也不能在此久待,舉事之時往將軍助我等一臂之力!”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