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李輝還親自看望。劉備心中就像堵了一團棉花,對李輝他已經恨的牙癢癢,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看着整整瘦了一大圈的劉備,李輝搖頭嘆息:“當年我第一次見你們兄弟三人,咱們還一起把酒言歡,這麼多年風風雨雨,這恐怕是我們的最後一次見面了!”劉備把頭轉向裏面,不説話,也不看李輝。李輝接着道:“字靈帝駕崩,天下風雨飄搖四分五裂,總得有人來收拾殘局,要不然整間打打殺殺,百姓們生活困苦,想必這樣的景象,你也不願意看見吧?”
“為什麼不是我?要是你呢?”劉備猛然轉過臉,瞪着李輝。
李輝一笑:“這自由上天的安排,或許我本不該出現在這裏,又或許即便沒有我,也不會是你!誰説的清呢?”劉備嘆了口氣,一笑:“呵呵,如今説這些還有什麼用,自知時無多,我只求
他
能善待我的兒女也就是了!”諸葛亮被叫道劉備的病榻之前,劉備非常後悔,他沒有聽諸葛亮的話,才搞成現在這個樣子。如今成都被馬超搞的烏煙瘴氣,北方曹丕也是虎視眈眈,兵進函谷關,威脅漢中。又有李輝扼守巴東要道,陸遜已經趁機搶佔南郡,所有的所有都對蜀漢是致命的威脅。
劉備熱淚盈眶,拉着諸葛亮的手:“悔不停丞相之言,才有今只敗,我無言再見蜀地百姓,等我死後,丞相便是蜀地之主,以丞相智謀足可平定這內憂外患!”諸葛亮急忙跪倒:“陛下!臣萬死不敢有這非分之想,臣一定從李輝那裏接回太子,振興蜀漢,保我大漢江山萬萬年!”劉備搖搖頭:“我奔波一生,共有四子兩女,義子劉封雖然忠心卻不是親生,長子劉禪被李輝略去已經數年沒有音訊,次子劉永、三字劉理皆無為之人,不可當大任,我蜀漢後繼無人,真教我心如刀絞!”
“陛下善保龍體!”諸葛亮急忙道:“二公子和三公子皆因年幼,不懂治國之道,待年長之後定是棟樑之才,微臣一定輔佐二位公子成就大業,完成陛下宏源!”劉備擺擺手,正要説話。劉飛突然從門裏衝了進來,兩眼通紅,跪爬到劉備塌前:“父皇!孩兒不孝,沒有照顧好父皇,孩兒不孝!”劉備示意眾人出去。諸葛亮就領着所有人退出劉備的卧房。經太醫診斷,劉備乃是急火攻心,仔細調養,於命無礙。所以諸葛亮才會這麼放心。他找到關興問道:“李輝來時,有沒有和陛下談起回兵之事?”關興搖搖頭。諸葛亮想了想:“如今成都被馬超佔據,兩位公子一時半會來不了,幸虧陛下無大礙,要不然又會…”
“父皇!父皇…!”諸葛亮的話還沒有説完,就聽劉封在屋內大聲呼喊。諸葛亮和關興急忙進來。劉封跪在劉備塌前,雙手不斷的搖晃劉備的身體。劉備雙眼圓睜,微微向外凸出,嘴巴張的很大,直的躺着。
太醫急忙上前,一摸之下大驚失:“丞相!這!這!
…
”
“説!到底怎麼了?”諸葛亮怒吼一聲。
“陛下他!陛下駕崩了!”太醫這才説了出來。
“啊!”諸葛亮和眾人皆大驚。關興一把抓住太醫:“你不是説陛下乃是急火攻心,調養數便可康復,如今怎麼成了這般樣子?”太醫渾身顫抖的厲害,你我了半天,也沒説出個什麼來。關興大怒:“來人,把這幫子庸醫給我拉出去殺了!”劉封對身後發生的事情就好像沒有聽見一樣,只是一個勁的痛苦。諸葛亮看了他一眼,眼睛一轉:“公子?陛下可對公子説過什麼沒有?”劉封這才止住哭聲,從懷中掏出一條絹
:“這是父皇讓我
給丞相,請丞相過目!”諸葛亮看了一眼,大驚失
,再看劉封。劉封也在翻着眼睛看着他。關興問道:“丞相,陛下的遺詔寫的是什麼?”諸葛亮想了半天,又看了劉封一眼。劉封嚎啕大哭:“父皇!孩兒不孝,孩兒一定遵從你的遺命,重整河山,再建大漢的輝煌,父皇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孩兒,父皇!父皇!
…
”諸葛亮思索了半天,劉禪不知道被李輝搞成了什麼樣子,或呆或傻也沒人知道,劉永、劉理兄弟在成都花天酒地,完全是一個敗家子,不堪當大人,再説,字馬超佔領成都之後,也不知這兄弟兩的死活。這個時候也只有劉封算是劉備的骨。
諸葛亮慢慢展開絹:“陛下遺詔!”劉封率先在諸葛亮腳邊跪好,關興等人也急忙跪地。諸葛亮念道:“如今大漢生死存亡,太子劉禪失蹤多年,劉永、劉理年紀尚幼不堪大任,朕仔細斟酌,將皇位傳於義子劉封…”
“什麼?”關興大聲道:“陛下要把皇位傳給他?”
“吭!休要放肆!”諸葛亮繼續念道:“酌令諸葛亮為丞相,總攝三軍,嚴顏為大將軍,關興為左將軍,…,共同輔政!”諸葛亮唸完,眾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張松稍一猶豫,高聲呼喊:“吾皇萬歲萬萬歲!臣謹遵聖諭!”眾人這才跟着一起山呼。只有關興默默的跪着。諸葛亮扶起關興,淡淡的道:“關將軍,要以大局為重,如今我軍身邊強敵環飼,不可再起波瀾!”關興瞪了劉封一眼,扭頭走了出去。諸葛亮隨即率領眾人讓劉封做了上座,口稱萬歲。劉封擦了擦眼淚:“父皇遺詔,我自不敢違逆,父皇有言,諸葛丞相為人正直,讓我以父侍之,請相夫上座,受我一拜!”諸葛亮自不敢擔當,急忙跪地還禮。
劉備駕崩,蜀軍全營掛孝,人人身穿縞素。劉封以皇帝名義,主持劉備葬禮,準備將劉備一提運回成都,怎奈巴東依然被李輝圍困,成都已久被馬超控制,還有很多事情要辦。劉封找諸葛亮問計。
諸葛亮道:“事態緊急,趁我大軍未損,應當立刻退回益州,只要大軍入川,馬超逆賊自然授首,這些事情的關鍵就在李輝那裏,需要有人出使巴東,懇求李輝借道才好!我思來想去始終找不到合適人選。”劉封點點頭:“朕也是這麼想的,隨軍的大臣可出使的沒有幾人,能讓李輝撤兵的更是鳳麟角。”張松道:“陛下、丞相,我舉薦一人當可勝任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