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輝領着祝融和老烈火等南蠻的頑固分子,從水路直達南郡。在南郡派人將這些人送往常山,自己又留在南郡。對蜀漢的戰鬥已經開始,沒有他坐鎮,實施起來就有些不太順暢。
徐庶將鮮于輔蒐集來的情報,送到李輝面前:“二弟,諸葛亮和劉封依然打算西逃,士元兄正在想方設法阻止,我們是不是也該行動了?”
“曹睿有什麼動靜?”李輝問道。
徐庶搖搖頭:“魏國比較平靜,不過我猜測,他們一定也在暗中動作,你看這條消息,北地突然出現很多來路不明之人,鮮于輔判斷是假扮成百姓的魏軍,他們集結於此,就是想出其不意的衝過長城,逃進草原!”
“大哥以為呢?”
“我也是這麼看的!為了以防萬一,可令幷州魏延,外張郃嚴密封鎖長城,防止他們北逃!”
“很好!就按大哥説的辦!”趙雲話道:“二哥,我們早已經準備好了,是不是現在就進攻益州?”李輝一笑:“三弟不要着急,劉封現在如同受驚的小魚,如果我們
的太急,難免不會魚死網破,所以我們要一點點的收縮,一點點的壓迫他,讓他徹底失去抵抗的信心之後,益州不攻自破!對了,周泰的情況如何?”徐庶搖搖頭:“情況不好,送來消息説,在鬱林受到士家的頑強抵抗,士兵們又生病嚴重,沒有什麼大的進展!”
“生病?什麼病?瘟疫?”李輝最擔心的便是士兵們大面積生病。
徐庶道:“還不清楚,隨軍大夫也説不明白,各種辦法都想了,生病的士兵仍然高熱不退!”
“此事乃是大事!立刻向張神醫告知,請他老人家想想辦法!”
“已經派人了!聽説李威他們已經從倭島回來,他們再那裏也發生過這種情況,不過不太嚴重!是高旭治好的!”
“立刻傳令,讓高旭前往趾,不管是不是,先看看再説!”徐庶問道:“周泰大軍受阻,一時半會很難衝破士家的阻擋,士元兄那邊更加危險,要不要我們用水軍沿江送些士兵上去?”李輝搖搖頭:“水路不可,這段長江
險灘層出不窮,巨船
本無法通過,如果派小船,蜀漢的水軍完全有能力阻擋我們,現在只能靠士元兄自己了!”趙雲問道:“那下一步我們怎麼辦?從何處下手?”李輝道:“漢中是個好地方,連接蜀漢和曹魏,讓他們能相互照應,我看就先拿下漢中,讓劉封再嚇一跳!”
“二哥!讓我去吧!”趙雲有些迫不及待,伐吳之時,他沒有參加,如果這次再佔不到一個位子,他這個三將軍説出去就讓人笑話了。趙雲求助的看看徐庶,徐庶呵呵一笑:“二弟呀,就讓三弟去吧!他整天摩拳擦掌,等的就是現在,如果你不派他去,他一定會鬱悶壞的!”
“呵呵…”李輝笑了笑:“好吧,那就調徐晃來南郡,三弟、姜維都跟我走,一起去漢中瞧瞧!”
“你也要去?”徐庶問李輝道。
李輝一笑:“漢中連接荊州、雍州、益州三地,我們如果佔領漢中定然惹怒曹睿和劉封,即便劉封無暇顧及,我相信曹睿定然派兵前來,佔領漢中容易,要向守住卻是一個難題,曹魏人才眾多,就那司馬懿便足夠我們應付!如果不是大哥離不開,我還想我們兄弟三人一同前往!”
“既然如此,二弟多多小心!”徐庶有些無奈,轉頭對趙雲和文丑道:“你們兩個多多注意,如果二弟有個意外,知道後果!”荊州的大軍是現成的,李輝自然帶着自己的四大主力部隊打前站,先打下漢中再説,防守的部隊隨後再來。這一次,李輝以陳到的飛虎營為前驅。從襄陽出發,走新城、上庸,於秦嶺南側進入漢中境內。
漢中守將楊儀接報,大驚失,萬萬沒有想到李輝竟然放着益州不動,集中五大主力,攻打漢中。事情緊急,楊儀立刻往成都送信求援。
劉封也沒有想到李輝竟然真的不先動曹魏,而先打自己。諸葛亮率兵在外,現在就只能靠自己了:“各位愛卿,如今李輝帥主力進攻漢中,你們可有什麼辦法,讓李輝退兵?”眾人閉口不言,誰也沒有好辦法,即便是有也不敢説,李輝軍的強悍天下盡知,即便派再多的士兵前往漢中,也未必守的住。
“咳!”鄭謙輕咳一聲。劉封立刻問鄭謙道:“國師可有什麼好主意?”
“呵呵!”鄭謙呵呵一笑:“我乃修道之人,不懂什麼兵法,豈能亂説!”
“國師但講無妨!朕不怪罪國師!”劉封立刻説道。
鄭謙拱手道:“既然如此,我就説説,希望陛下寬恕。”鄭謙看了看眾人,又看了看劉封:“昨夜我夜觀天象,見西南方有一顆星斗暗淡無光,微臣掐指一算,此星乃是丞相的本命形象,隨意微臣判斷丞相這次征伐南蠻凶多吉少!”
“妖言惑眾!陛下,可將這妖人斬首!”秦宓等一幫諸葛亮的忠實追隨者大聲疾呼。
劉封也是臉不善,看着鄭謙,擺擺手讓眾人安靜:“此事與漢中有何相干?”
“陛下!”鄭謙接着道:“微臣算過,西南不利於丞相,西北有利,陛下可調丞相往漢中,一來可以擋住李輝,而來也可救丞相一命!”
“此話當真?”劉封急忙問道。
鄭謙一笑:“微臣從來不説謊話,這些也是上天暗示所得!”
“陛下!千萬不可!丞相臨走時已和陛下商量妥當,如果此時調丞相去漢中,則南蠻定然以為阻擋我軍,要想走就再也不可能了!”
“陛下三思!”
“呵呵…”鄭謙仰頭大笑:“一羣貪生怕死之徒,只顧着勸陛下逃走,難道先帝就是如此讓你們輔佐陛下的?先帝當年從不言敗,才有如此江山,你們倒好為了自己私立拋棄江山社稷於不顧,哪有我大漢之人的氣節!即便是死,也要守住先帝的江山!”鄭謙這通話,説的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無論是劉封,還是羣臣都是冷汗直。一個個低頭不語。大殿之上一片寂靜,只有鄭謙離開時留下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