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收復台灣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清水溪一帶或者濁水溪以北登陸,進攻的重點勢必要北上面,要想攻下人口眾多,防守嚴密的台北,起碼得動用十萬左右的兵力才可以穩勝卷,如此一來,初期作戰中,本就沒有兵力對付台南、高雄一帶的本人,這兩個地方的本部隊很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潛入山區,這將給以後的作戰造成很大麻煩,並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孫明看過不少飯島三朗的資料,他知道,自己的對手是一個狂妄之極的傳統的本將軍,在他的眼裏,一個本兵就可以單挑十個英國大兵,更別説他一向不放在眼裏的中國陸軍了。飯島三朗絕不會沒經過打仗就輕易放棄台北,對他來説,那將是一個恥辱,孫明可以肯定,就算自己把台灣其它地方的守軍都消滅掉了,飯島三朗也會硬着,在台北等着中國軍隊的到來,直到打得差不多了,才會考慮撤到山區裏面。照這樣看來,從台灣南部發動進攻,應該是最明智之舉了,孫明想。台灣南部雖然有着本人的兩個師團,可是,裝備缺乏,士氣低落,工事也不完整,只要動用三五萬部隊,就可以對他們分而殲之,輕輕鬆鬆地幹掉這兩個師團的本兵。而且,登陸的時候動作快一點的話,也可以很容易切斷他們撤往山區的所有通路,來個關門打狗。

孫明把臉轉向了地圖的左下方,對。就選擇台南吧,那是一個不錯的可供大部隊登陸地地方,防禦工事不強,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新興的城市,從本土移民到台灣的本人有不少就住在這裏,城市中的本人數量甚至於比中國人還要多,真要是誤炸了。最起碼死的有一半以上是本人。高雄城市較大。人口較多。中國人佔了大多數,炸了有點兒心痛,想了想,還是這個地方最合適了。

當然,花蓮也不能白白放過,花蓮港在本人的多年經營下,基本上成了一個軍港。港內除了本軍人外,剩下的,也大都是專門為軍人服務地本人。為了防止中國人把這裏地防禦佈置透出去,本人甚至於嚴中國人進入花蓮港十公里以內,這就給了中國人一個極好地發揮空中優勢的機會。聽説,花蓮港內最最發達的,是院,是他們本女人最拿手。也是最傳統的謀生手段。駐紮在這裏的處於發情期的還沒有從人類那裏學來道德觀念的七千士兵。把他們地軍餉,全部送到院裏面,難怪從本土趕來的業者。一個個賺得數錢都數不過來。只可惜,這些個東西想錢想瘋了,本就沒有覺到危機的來臨,這下子好了,跟士兵們一樣,被中國人堵在台灣島上,賣錢賺得再多也沒用。

對花蓮港的攻擊,由薩冰上將全權負責,他的四百架艦載機和八艘大海龜,會讓花蓮港在短時間內成為一片廢墟,那裏的士兵戰鬥力雖然強悍,可是,兩個師的海戰陸戰隊應該是可以應付得來,那些,可都是從陸軍挑走的英,戰鬥力不是蓋地。

最讓孫明擔心地,是氣候問題。台灣海峽一帶氣候多變,現在是八月底,正是颱風最後的猖狂時刻。八月二十的那場今年風力最大地台風,席捲整個台灣以及東南沿海一帶,給國民造成嚴重損失的同時,也阻礙了備戰的順利進行。所有準備攻台的船隻不得不退入港口避風,人員和作戰物質也盡全力上了岸,不過,仍然無法避免損失,五艘商船的沉沒以及大約一千噸物質的損失,讓孫明痛了老半天。幸好,人員沒有傷亡一個。

為了防止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孫明專門請來了十幾個有着幾十年海上生活經驗的老漁民,向他們虛心地請教。大部分老漁民都認為,此次颱風的風力極大,破壞力強而且攜帶的雨量也較大,龍王爺的怒氣發得差不多了,至少在半個月內,不會再有較具破壞力的颱風來臨。老漁民的話,讓孫明定下心來。半個月,如果用半個月時間還無法登陸的話,他孫明還有什麼臉混在軍界?據老漁民説,颱風過後,一般總有幾天特別熱、萬里無雲的子,正是攻台的最好時機。果然,從二十四號開始,雨停了,天放晴了,就連台灣海峽的風也不大,孫明很是高興,把登陸的時間定在八月二十六號。

一九一四年八月二十五晚上八點整,中國東南沿海的海面上。

這是一個非常平靜的夜晚,風平靜,月朗星稀。隨着攻台總指揮孫明大將的一聲令下,在福建、廣東、浙江沿海一帶等了十幾天的幾千艘運輸船隻同時啓航,原本平靜的海面,頓時熱鬧了起來。這十幾天的時間裏,運輸船隻也不是乾等着,只要天氣許可,總要進行一些必要的訓練,所以,雖然船隻很多,秩序還不錯的,並沒有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失誤。

孫明大將選擇的攻台時機不錯。從八月七號開始,在華盛頓的中國大使陳一與本的梅川奈庫進行了多次的談判,雖然大夥兒心裏清楚,這樣的談判不會有任何結果,雙方都沒有把這當回事,只不過當成惑對方的一種手段,該幹什麼還是照樣去幹。可是,至少從表面上看,從八月十號開始,雙方再也沒有發生過一次戰鬥,談判也算是有點兒成效了。十幾天的時間裏,本陸軍向朝鮮半島大規模派兵,而中國軍隊在東南沿海一帶集結軍隊,各幹各的,互不干涉。八月二十四號那一天,陳一大使與梅川奈庫進行了一次時間較長的會談,據説會談取得了突破的進展,中國人的口氣有點兒鬆動,而本人也自認為做出了巨大讓步。為了打破談判一直停滯不前的局面。本地梅川奈庫提出來一個最平方案,本把台灣及其附屬島嶼歸還給中國,做為承認本對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琉球羣島的佔領,並且保證不再向本提出賠償要求。犬養太朗從梅川奈庫那裏得知,中國方面對此提議非常興趣,陳一大使的語氣再也沒有以前的強硬,甚至於還大聲表揚本方面終於拿出了些許誠意。從語氣上。犬養太朗可以聽得出來。中國方面對此提議並不很滿意。但是至少,他們的注意力,已經轉到用外手段來解決雙方爭端上面來,這是一個好現象。

犬養太朗認為,這是本方面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他了解中國人對台灣的情,他認為只要有此提議。中國人無論如何都不會輕易拒絕地。要完成歸還台灣地具體談判,可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沒有個大半年的時間本就不可能,單單領海的劃分,就夠兩國談上幾個月了,還有民的撤離,本在台財產的歸屬等等,要是故意拖延的話。談個一兩年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在一年地時間裏。他犬養太朗完全可以在朝鮮半島組織一支龐大的軍隊,並做好進攻中國東北的一切準備,包括物質的儲備。鎮壓高麗人的反抗等等,還可以把剛剛徵召來的新兵訓練成合格的士兵,同時還可以讓本的海軍多少恢復一點兒元氣,可謂一舉數得。只要在台灣歸還問題上故意拖一拖,到本陸軍發動總攻、打敗了中國人之後,台灣不還是本地,説不定還可以順手從中國人身上再割下一大塊來,犬養太朗可一直覺得,東北地區應該成為本人地領土,上面的大量礦藏,對資源缺乏的本人來説,實在是太重要了。至於撕毀合約這種事情,別地國家可能幹不來,可是本人幹起來,一點兒也不會覺得臉紅。

犬養太朗的具體想法,是絕對不會向外界透的,不過,本準備把台灣還給中國的消息,卻在有心人的暗中作下,通過各種渠道傳入台灣,並且在本來就人心渙散的駐台軍之間互相傳遞,才一天的時間,別説本軍人了,就連移民台灣的本平民都知道了消息,有些急的本人,都開始打點行裝,準備撤離了。

駐台軍總司令飯島三朗中將通過各種方式,甚至於還直接發報向梅川奈庫詢問,都證實這個消息是有譜的。消息傳出,駐台軍的士氣更加低落了。誰都認為,本方面做出了這麼大一個讓步,給了這麼大一個餡餅,中國人是不可能會拒絕,他們不會再攻打台灣了,反正早晚台灣都是他們中國人的,打什麼打啊。雖然有一些強硬派痛哭涕,大部分的本官兵心裏其實高興的,這下子好了,仗打不起來了,再也不用忍受中國飛機的無窮無盡的轟炸了。敵人還在幾百公里以外,自己就得先蒙受大量的損失,這不是本士兵習慣的作戰方式,這讓本人的心裏,蒙上了一層對中國軍隊的深深恐懼,能夠不跟中國人打仗,對他們來説,簡直就是天下最最幸福的事情。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中國軍隊卻發起收復台灣的戰役,確實出乎本人意料之外。

做為第一攻擊波的,是南京軍區的主力部隊第二十八軍,其前身就是共和軍一軍的第三師,是孫明的老部隊,也是陸軍中一支戰鬥力排名前列的部隊。早在一年前,這支部隊就駐紮在福建沿海一帶,並進行了多次的登陸作戰演習和山地作戰演習,做好了一切攻台的準備工作。八月二十五晚上八點鐘,二十八軍的五萬士兵,分別登上了從福建的湄洲港、泉州港、廈門港等港口出發的船隻,悄悄地朝着海峽對面進,他們的任務,就是在對面建立一個橋頭堡。後繼部隊是二十九軍,一個月前才從上海一帶調過來的,他們同時從浙江、廣東的港口出發,將在二十八軍發動攻擊後六小時抵達。

首先發起攻擊的,是從福建、浙江、廣東一帶機場起飛的轟炸機。八月二十六早上六點整,天剛矇矇亮,正是駐台軍出的時候。在台南附近的本軍營裏面,一隊隊士兵在軍官的帶領下,正要開始例行的晨間訓練,就跟非戰爭時期一樣。在台南一帶沿海,人數僅為兩千左右的岸防部隊的士兵們,抱着步槍,一邊打着哈欠,一邊無聊地看着海面。他們的那些威力巨大的大口徑岸防火炮,早就在半個月前的空襲中被炸成了一堆堆的廢鐵,成了中國空軍的戰利品,現在唯一能夠用來對付登陸中國軍隊的,只有手中的步槍了。不過,得到消息的這些岸防部隊,可不認為中國人會選擇這個時間發動進攻,反正台灣早晚要還給中國人,有沒有大口徑火炮,結果都是一樣。

食堂裏面傳來的飯香,讓餓着肚子訓練的本士兵口水直。棄台的傳聞,使他們訓練起來有氣無力的,就連一些軍官也認為,在這個時候還要訓練,簡直是白費力氣,該由他們防守的台灣就要還給中國人了,還訓練個。正要解散士兵的時候,天空中傳來了一陣陣沉悶的轟鳴聲,這一段時間來,本士兵太悉這種轟鳴聲了,每每做夢聽到這種聲音,他們都會嚇得馬上醒了過來,冷汗直,不過,這種轟鳴聲,不應該出現在這個雙方正在談判的時候吧。本士兵吃驚地抬起頭,朝着天上看去,天空中出現了一羣讓本人深惡痛絕的中國轟炸機,一顆顆重炸彈,正從機腹下面鑽了出來,在本人的眼裏,越變越大,越變越清晰,直朝着他們的頭上砸了過去。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