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她分明記得,在前世,這是師傅親手給她的,師傅臨行時依依不捨,把龍紋玉佩給了她,還説,若碰到任何困難就拿着這個到當地街門,自會有人替她出頭。

她甚至記得,自己死後,這塊玉佩被莫鑫拿走,怎麼會…怎麼它會是傅競的東西?

難道傅競和師傅認識,卻不讓她知曉?

或是他們前世識,今生要透過她,才能認識彼此?

她想破腦袋,企圖想出幾分端倪,但是假設再多的情境,她還是不知道,哪個才是真實。

她一直希望師傅或傅競回來普自己解答,可是這一等,就是三個年頭過去…

康元三十七年,莫鈁前往晉州赴任。

晉州民風淳樸,少有宮事,但晉州是乾旱之地,農利收穫少,因此税賦一直是當地父母官就任的最大問題,為此,詩尋到當初替莊園規劃水利問題和農事的專家,連同莊師傅引薦的幾位幫手,隨同哥哥一起前往晉州。

這年秋天,絹花的生意比料想中要好,幾位曾得過宮中賞賜絹花的貴夫人見到,驚為上品,覺得款式比宮中所出更有新意,消息傳開,雲孃的絹花供不應求。

原想在後園蓋大屋,多招募些人手,卻又想到冬天將至,橘園的果樹已結實累累,馬上就是生產陳皮和橘醬的季節,她擔心舅母太勞,再加上天一到,百花盛開,婦人、姑娘們有鮮花可戴,絹花的銷量自然會下滑,因此將計劃往後延。

入冬,陳皮的製作雖有濟慈堂的師傅幫襯着,但畢竟是第一年,大家都沒經驗,做出來的成品,品質不如市面上的好,只能以低價售出。

考量再三,派出兩個可靠的小廝和濟慈堂的炮製藥師,到陳皮的大宗產地去學習技術,並加以改良。

但橘醬的生意很不好,百姓對於沒吃過的東西不大敢嘗試,雖然莊户們都覺得口味甚好,但實際賣出的並不多。

捧着小腦袋,天天蹲在地窖裏,看着固積的橘醬,連連苦惱好幾,擔心得孃想找人偷偷把橘醬給丟出去。

後來她想出辦法,她先進京買下一批製作美、碗大的瓷瓶,回來將橘醬分瓶包裝,讓莊園裏販賣絹花的婦人,分別送給高門大户裏的貴夫人們,就當作是老客户的年節禮。

還拉了一大車,給京裏幾間飯館酒樓送去,讓他們免費招待客人,進京城時,她也沒忘記莫府,特地打聽父親在家,才送上門。

看看詩送來的橘醬,江媚娘嘲幾聲,説:“自己錦衣玉食過好子,卻給長輩送些不值錢的東西,是覺得咱們沒體面,不值得好東西,還是特意哭窮?”説完,連留飯也不,轉身就離開大廳。

莫鑫不在家,一旁隨侍的莫芬則是盯着詩直看。

她今天穿着一套月牙白長衫,外搭淡粉棉紗小樓,腕間戴了個翠玉小鐲,頭上梳着雙丫髻,髮間答上一整排小小的粉絹花,是市面最免費的那種,用全絲絹裁成,一小朵便要價五百文。

這樣的穿戴讓她看起來俗出塵,婉約可人中透着一股靈氣。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