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六 第2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代宗皇帝二十子:睿真皇后沈氏生德宗皇帝,崔妃生昭靖太子,獨孤皇后生韓王迥;餘十七王,舊史不載母氏所出。

昭靖太子邈,代宗第二子。寶應元年,封鄭王。大曆初,代皇太子為天下兵馬元帥。王好讀書,以儒行聞。大曆九年薨,廢朝三,由是罷元帥之職。上惜其才早夭,冊贈昭靖太子,葬於萬年縣界。

均王遐,代宗第三子。早夭,貞元八年追封。

睦王述,代宗第四子。大曆九年冬,田承嗣謀亂河朔,時鄭王居長,典兵師,不幸薨落,諸王皆幼,多未封建。大臣奏議請封親王,分領戎師,以威天下。十年二月,詔曰:虞、夏之制,諸子疏封;漢、魏以還,十連授律。是用錫珪班瑞,盤石開疆,信通邑之紀綱,為中都之屏翰。然則旌鉞之寄,推擇攸難,因親之任,各膺其命。第四子述、第五子逾、第六子連、第七子迥、第八子遘、第十三子造、第十四子暹、第十五子運、第十六子遇、第十七子遹、第十八子通、第十九子逵、第二十子逸等,並茂純懿,稟於衷誠,温良孝恭,形於進對,動皆合義,居必有常。可以理眾靖人,撫封宣化,而總列城之賦,繕分閫之謀,克勤公家,允輔王室。今則均茅社之寵,盛槐庭之儀,授鉞登車,嗣茲朝典,維城之固,爾其懋哉。述可封睦王,充嶺南節度支度營田、五府經略觀察處置等大使;逾可封郴王,充渭北鄜、坊等州節度大使;連可封恩王;韓王迥可汴、宋等節度觀察處置等大使;遘可封鄜王;造可封忻王,充昭義軍節度觀察處置等大使;暹可封韶王,運可封嘉王,遇可封端王,遹可封循王,通可封恭王,逵可封原王,逸可封雅王:仍並可封開府儀同三司。

是時,皇子勝衣者盡加王爵,不出閣。德宗朝,述為諸王之長。時分命中使周行天下,求訪沈太后,詔以睦王為奉太后使,以工部尚書喬琳副之。貞元七年薨。

丹王逾,代宗第五子。大曆十年,封郴王,領渭北鄜坊節度大使。建中四年,改丹王。元和十五年薨。

恩王連,代宗第六子。大曆十年封,元和十二年薨。

韓王迥,代宗第七子。以母寵,既生而受封,雖衝幼,恩在鄭王之亞。寶應元年,封韓王。貞元十二年薨,時年四十七。

簡王遘,代宗第八子。大曆十年,封鄜王,建中四年,改封簡王。元和四年薨。

益王乃,代宗第九子。大曆四年封。

隋王迅,代宗第十子。大曆十年封,興元元年薨。

荊王選,代宗第十一子,早世。建中二年正月,追封荊王,贈開府儀同三司。

蜀王溯,代宗第十二子。大曆十四年封。本名遂,建中二年改今名。

忻王造,代宗第十三子。大曆十年封,仍領昭義軍節度觀察大使。元和六年薨。

韶王暹,代宗第十四子。大曆十年封,貞元十二年薨。

嘉王運,代宗第十五子。大曆十年封,貞元十七年薨。

端王遇,代宗第十六子。大曆十年封,貞元七年薨。

循王遹,代宗第十七子。大曆十年封。

恭王通,代宗第十八子。大曆十年封。

原王逵,代宗第十九子。大曆十年封。大和六年薨。

雅王逸,代宗第二十子。大曆十年封,貞元十五年薨。

史臣曰:豔破國,孽子敗宗。前代英傑之君,率不免於斯累者,何也?良以愛惡不由於義斷,譭譽遽逐於情移。雖申生孝己之仁,卒不能回君父之愛,悲哉!孝宣皇帝當屯剝之運,收忠義之心,忍行愛子之刑,終宥閹之罪,大雅君子,為之痛心。張後卒以兇終,固其宜矣。

贊曰:牀簀之愛,人情易惑。以義制情,哲王令德。李侯悟主,韻諧金石。褒諡建寧,良堪太息。

上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