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4页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贊曰:昌、發啓國,一門三聖。文定高位,友于不令。管、蔡既誅,成、康道正。貞觀之風,到今歌詠。

譯文太宗本紀(下)四年(630)正月九,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大破突厥,捕獲隋朝皇后蕭氏以及隋煬帝之孫正道,送到京師。二十七,武德殿北院火災。

二月三,駕到温湯。八,李靖又在陰山大破突厥,頡利可汗輕裝騎馬向遠地逃跑。十,皇上從温湯來。十八,大赦。賜大宴五天。民部尚書戴胄憑本官兼吏部尚書的加官、參議朝政。太常卿蕭王禹為御史大夫,與宰相參議朝政。御史大夫、西河郡公温彥博為中書令。

三月十五,大同道行軍副總管張寶相活捉頡利可汗,獻到京師。十九,尚書右僕、蔡國公杜如晦去世。二十九,向太廟報告俘虜了頡利可汗。

夏四月二,駕到順天門,軍官捉住頡利來獻捷。自此西北蕃邦都請求奉給皇上尊號為“天可汗”於是皇上降下璽書封立他們的君長。

秋七月一,是朔,有蝕。皇上對房玄齡、蕭王禹道:“隋文帝是怎麼個皇上?”他們對答道:“隋文帝約束自己,使言行符合於禮,勤勞地考慮政事,每一次坐朝,有時直到太陽偏西。五品以上官員,引導他們議論國事評議朝政。宿衞的人,傳送飯食來吃。即使他的格不能體現仁義明察,也是勵圖治的皇帝。”皇上曰:“你們只得到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的格很明察然而內心不明。內心不明那麼照耀便有所不通,非常明察則對事物多疑。自己認為是欺負孤兒寡母得到的天下,認為臣下不可信任,事情都自我決斷,即使勞累心神、困苦形體,也不能全部合情合理。朝臣既然知道皇上不信任的意思,也就再不敢直言,宰相及其以下官員,只是秉承意旨罷了。朕意則不是這樣。以天下的廣大,豈可憑一人的思慮獨斷專行?朕正選拔天下之英才,為朝廷工作,委任並責成人們辦事,各盡其才來使用,這才差不多合於情理。”因而命令有關部門“:詔令如對時尚不適合,即應拿來奏明,不能順承皇上旨意施行。”八月十四,詔令三品以上官員穿紫官服,五品以上穿大紅官服,六品七品穿綠官服,八品九品官員穿青官服;婦人跟從丈夫的顏穿衣服。二十二,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為尚書右僕

九月八,命令收埋長城以南的屍骨,仍然令人致以祭祀。二十,命令從古時以來的英明的君王、聖明的皇帝、賢臣英烈的墳墓不能割草放牧,秋致以祭祀。

冬十月一,駕到隴州,因特殊情況而赦免隴、岐二州,免除賦税徭役一年。十,在貴泉谷設木欄遮攔野獸而打獵。十三,在魚龍川設木欄遮攔野獸以打獵,親自鹿,向大安宮高祖進獻。

十一月三,從隴州到來。十七,命令判決罪人不得鞭打脊背,因為“明堂”這個針灸孔就在脊背上。兵部尚書侯君集參議朝政。

十二月二十一,開府儀司三司、淮安王神通去世。二十四,高昌王麴文泰前來朝見。這年,判決死刑二十九人,刑法幾乎擱置不用。東邊到海,南邊到嶺外,出外都不閉門,來往旅客不帶乾糧。

五年(631)正月十三,在昆明池大檢閲,少數民族地區的君長都跟從。十六,皇上親自獻禽鳥到大安宮給高祖。十九,駕到左藏庫,賜給三品以上官員綢緞,任他們拿多或拿少。二十三,朝集使請求在泰山築壇祭天,在梁父山祭地。

二月十九,封皇弟元裕為鄶王,元名為譙王,靈夔為魏王,元祥為許王,元曉為密王。二十,封皇子忄音為梁王,貞為漢王,惲為郯王,治為晉王,慎為申王,囂為江王,簡為代王。

夏四月十三,代王簡去世。用金銀綢緞贖回中原因為隋末戰亂而陷落突厥的男女八萬人,全部歸還給他們的家屬。

六月二十六,太子少師、新昌縣公李綱去世。

秋八月十七,派遣使者毀壞高麗所建立的京觀,收集隋人屍骨,祭祀埋葬。二十一,首次命令天下判決死刑必須三次複核上奏,在京各有關部門五次複核上奏,判決死刑的當天,掌管皇帝膳食的官員進蔬食,內教坊及太常不奏樂。

九月九,賜羣官在武德殿為祭祀而舉行禮。

冬十月,右衞大將軍、順州都督、北平郡王阿史那什缽艹必去世。

十二月十七,駕到温湯。十八,在驪山打獵。二十一,按等級賜給新豐高年人綢緞。二十三,從温湯回來。

六年(632)正月一,是朔,有蝕。

二月二,設置太師、太傅、太保官員。四,開始設置律學。

上一页 下一页
【晨曦透过云层洒下温柔的光】
【照亮了我心中的希望】
【远方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它们低语着未曾说出的故事】

大家在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