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鞭三響,百官上朝。王鈺與趙兩位攝政王互相謙讓落座下來,文武大員行過跪拜大禮,早朝正式開始。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王歡站在玉階之上,一聲吆喝。
班中走出禮部尚書陳東,向上奏道:“臣有本要奏,凌晨之時,剛剛接獲西遼國王耶律封上奏中央朝廷,言其父耶律大石在綏靖五年二月十三,于歸國途中病故,請求中央冊封新王。”耶律大石去了?王鈺聞言略吃一驚,雖然早在預料之中,但聽到他的死訊,心中仍舊不免慨。想當年,自己意氣風發,與他對敵於上雄,一直都互為對手。這些年來,昔
的對手一個個辭世,現在連這位一代雄也去了。一個人再厲害,終究逃不過生老病死。
可耶律大石這一生可算是轟轟烈烈了,早年是遼國重臣,擁兵於上雄,後遠走西域,打敗多國聯軍,重建大遼,保住了契丹人的血脈。他一生都夢想着重回東方,如今壯志未酬身先死,可嘆。
“耶律大石一代豪傑,早年雖與大宋為敵,然重建西遼之後,一直與我朝修好,在其彌留之際,決定舉國歸附中原,也算是有功之臣。如今既然辭世,中央朝廷當表示哀悼,着中書省負責起草皇帝詔命,高度評價其一生的功績。冊立耶律封為新一任大宋西遼國王,命禮部侍郎為欽差大臣,前往西域行冊封大典。”王鈺表現出了很大的風度,耶律大石當年差點要了他的命,甚至將剛剛組建的南府軍幾乎打得全軍覆沒,而如今他卻高度評價耶律大石的一生。這也證明。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地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當然,有一個國家除外。那就是蒙古。
陳東上奏完畢之後,兵部侍郎張浚出班上奏:“王上,福王千歲。兵部接獲幽雲衞戍區上報,蒙古匪首忽圖刺已領軍全部退出國境。甘寧衞戍區上報,在西北軍。蘭州軍,太原軍的有力反擊之下,蒙古小王也速該鎩羽而歸,軍士傷亡不大。”聽到他的話,滿朝文武都鬆了一口氣。蒙古人興兵作亂,侵擾邊境,如今總算是滾回去了。這十幾年來,國家征戰不斷。希望從今以後,國家安定繁榮,再無戰火。
“有詳細地軍民傷亡情況麼?”王鈺仔細問道。他了解蒙古人,這是一個為破壞而生的民族,哪怕是戰敗退兵。也不可能安安分分的走。
張浚回答道:“回王上,東北軍有詳細地傷亡情況報上。但甘寧衞戍區的戰報中,對軍民傷亡情況,含糊其詞。並未言明。”王鈺眉頭一皺,這可不是範道遠的作風,他一向謹慎持重,不可能不報傷亡。再説了,這位老臣,時常報怨西北軍地待遇不好,遇到打仗,正可以借傷亡之機,要求朝廷補充軍備,怎麼會不報傷亡情況?
“那他們是如何組織的反擊?打了哪幾場仗?”王鈺又問道。
張浚略一遲疑,只得如實回答道:“回王上,這些戰報中都不曾提及。”王鈺明白了,如果只是軍隊傷亡,範道遠一定會上報,不説誇大其詞,至少也會極力渲染。如今居然含糊其詞,只有一個可能,蒙古人退兵之時,一定屠了個乾乾淨淨。本來百姓傷亡,地方官有權上奏,只是當初為了攻打金國,自己放權給各個衞戍區的軍事長官,好幾位大將都兼任了州牧,軍政一把抓。看來,是時候收回行政權了。
“嗯,兵部最近幾天之內,拿出一個獎懲方案來。對此次作戰的有功將士,厚加封賞。同時,中書省議一議,是不是把當初北伐之前放給各位將軍們的行政權收回來。”説到這裏,他停了停,放眼望去,又問道:“列位臣工,還有本要奏嗎?”之後,大臣們又上奏南方抗災一事,進入二月之後,各地大雪停息,災情得到緩解,各地方官府已經投入大批人力物力,展開災後重建,要求朝廷撥下款項。王鈺着户部從國庫中調出銀兩,下發地方,全力支持災後重建。
眾臣奏完之後,似乎沒事了,可王鈺發現,樞密使劉三石言又止,似有隱情。他看在眼裏,也不説破,散朝之後,獨留下他。
早朝完畢,文武官員各回本部衙門處理常事務,王鈺也步向中書省政事堂而去,劉三石緊隨其後,一直未得機會稟報。
出了資政殿,踏入廣場之中,但見花圃裏,各種花草,含苞待放,宣示着現在正是萬物復甦的天。
王鈺來到一個花壇前,伸手碰了碰一個花骨朵,笑道:“寒冬一過,天可就來了。”劉三石見他停了下來,趕緊上前説道:“王上,南仙夫人來信了。”這倒是出乎王鈺意料之外,樞密院負責的是情報工作,本以為他刺探到了蒙古人的情報,沒料到居然是南仙地來信。也不對吧,南仙來信直接送到靖王府就好,又何必繞這個圈子?但轉念一想,王鈺明白過來,樞密院是絕密機構,決不會走漏消息。除了王鈺自己,有那個權力調動樞密院。
王鈺取過南仙的書信,拆開看了起來。原來,耶律南仙到軍中見到其父之後,耶律大石在兩天之後就病故了。耶律南仙倒也沉得住氣,經歷喪父之痛後,就在原地整編軍隊,把四位掌軍大臣對調,使得他們離開自己的老部隊。又將兩萬宋軍,擺在中軍位置,嚴防生變。
這才運起先王遺體,急速趕回西遼國。在途中,她就派人向西遼國內送信,但信卻並不是送給耶律封,而是送給現今太子耶律建成。在信中,她既沒有提父王病逝的事情,也沒有提耶律封被冊立為太子的事情,只説大軍班師回朝。讓耶律建成派軍接應,同時控制剽騎王耶律斜地王府。
大軍一到西遼國京城地界,她馬上將軍隊打散,把四位掌軍大臣牢牢控制住。帶同他們以及兩萬宋軍進入京城。西遼剽騎王耶律斜的部下,卻在這時發動士兵譁變,耶律斜請求回到軍中平息事態。
耶律南仙審時度勢。拒絕了他地請求,並通報太子耶律建成,由他出兵迅速平定騷亂。耶律南仙入城之後。馬上召集文武百官,宣佈耶律大石的死訊,同時通報朝廷,西遼國已經奉大宋為宗主,並展示了先王耶律大石的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