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在汽車產品計劃人員中間傳着這麼個看法:猶如突如其來的照明彈啪啪炸開一般,在深更半夜,不拘形式的會議上,大家雙腳擱在辦公桌上,海闊天空談着,剎時間,最最成功的新汽車設計倏一下想出來了。
有的是先例可以證明確有其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震驚全國的底特律之風的標兵,後來的福特汽車公司、通用汽車公司、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和美國汽車公司的整整一代產品的先驅——福特汽車公司的野馬型汽車,正是這麼設計出來的。其他汽車雖不是那麼轟動一時,但也是如此產生的。這就是為什麼其他人都上牀睡覺了,產品組人員有時候卻還留在辦公室裏,煙得煙霧繚繞,話談得漫無邊際,好似有先見之明的“灰姑娘”一心希望什麼魔法會觸動他們的靈機。
在漢克·克賴澤爾的別墅聚會後的兩個星期,六月初的一天晚上,亞當·特倫頓和佈雷特·迪洛桑多都抱着這麼樣的希望。
由於“參星”也是在夜裏出世的,所以他們兩人和其他人都希望,設計那近在眼前的下一個重大計劃“遠星”的靈,也會這麼樣捕捉到手。在過去好幾個月裏,不知舉行了多少個開動大腦會,有的參加的人數很多,有的很少,有的只有象亞當和佈雷特這麼兩個人,但是還沒有一個會議討論出什麼名堂,能把必須立即決定的方向定下來。奠基工程(佈雷特·迪洛桑多是這樣叫來的)已經完成。預測記錄都集中起來,這上面多多少少提出了和回答了各種問題:今天我們是什麼處境?誰賣誰買?我們做對的是什麼?做錯的是什麼?人們自以為對汽車有什麼要求?有什麼真正的要求?過五年後,他們是什麼處境,我們是什麼處境?政治方面的?社會方面的?智力方面的?
慾方面的?人口會怎麼樣?愛好呢?風氣呢?會發生什麼新的問題、新的爭論?年齡界限是怎樣形成的?誰將富有?誰將貧窮?誰將不富不窮?
在什麼地方?是什麼原因?所有這一切,還有其他無數問題、事實、統計,飛也似地在計算機裏進進出出。現在需要的東西,決不是計算機所能代勞的:勇氣,預,一點眼光,一份天才。
一個問題是:要決定“遠星”的式樣,他們應當知道“參星”的銷路究竟是好是壞。但是“參星”還要過四個月才問世呢;即使到了那個時候,它的影響也要再過半年才能見分曉。因此,計劃人員現在必須猜測一番,在過去,由於新設計的車型在投產前少不了一長段準備時間,汽車工業也總是這麼猜測來的。
今夜的會議,就亞當和佈雷特來説,在公司的拆卸間裏就開始了。
拆卸間不僅僅是一個房間;是佔用整幢戒備森嚴的大樓的一個部門——很少外人闖入的一個機密庫房。但是,進入裏面的人卻發現,原來在這裏可以找到絕對可靠的情報資料,因為拆卸間的作用就是要把公司的產品和對手的產品拿來解剖,然後客觀地作個比較。三大汽車公司各有各的拆卸間,或者叫做比較系統。
在這拆卸圈子內,無論對手的汽車也好,組件也好,要是更加堅固,更加輕巧,更加經濟,裝配更加出,或者在其他任何方面高出一籌,負責分析的人總是如實反映的。儘管對公司忠心耿耿,也從不矇住眼睛,來個是非顛倒。
公司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出了差錯,有時候被拆卸間揭穿真相,就得狼狽不堪。雖説這消息如果
漏出去,傳到報社或者公眾的耳朵裏,他們就會更尷尬,但是這樣的事倒難得發生。其他公司也不發表惡意中傷的報道,來宣傳對手汽車方面的缺點;它們知道今天使出這種手段,明天難保不自食其果。不管怎麼樣,拆卸間的目的總是積極的,一是要整頓公司的產品和設計,二是要向其他公司學習。
亞當和佈雷特到這裏來,是要研究一下三輛拆掉的小型汽車——公司自己的微型汽車,一輛大眾牌汽車,還有另外一輛本貨進口汽車。
一個技術員,在亞當的要求下,推遲了下班時間,打開外面幾重上鎖的門,讓他們走到點着燈的前廳,再穿過幾道門,到了一個高敞的大房間。房裏四壁從上到下嵌着一排排架子。
“真抱歉,把你的晚上時間都糟蹋了,尼爾,”亞當説。
“我們沒法提早來。”
“哪兒的話,特倫頓先生。我是加班。”這個老技術員是個練的技工,一度在
水線上工作,現在幫助拆卸汽車,他帶頭走到一排架子前,有幾個架子已經拉了出來。
“一切都照吩咐準備好了。”佈雷特·迪洛桑多朝四下一看。雖然他以前到這兒來過不少次,可是沒一次拆卸工序不叫他着的。
拆卸部象公眾一樣購買汽車——通過經銷商購買。以個人名義購買,這樣就沒一個經銷商知道自己賣出的汽車並不是派普通用處,而是供仔細研究用的。採取了這樣的防備措施,那麼到手的所有汽車管保都是按常規生產的車型。
汽車一到,就開進地下室,拆卸開來。這並不是説,光把汽車的組件拆開,而是一古腦兒拆掉。一邊拆,一邊把每項零件都編號,登冊,加上説明,記下重量。油膩膩、滑溜溜的零件都一一收拾乾淨。
把一輛普通汽車拆成一塊又一塊的碎片,安放在陳列盤上,需要四個人幹上十天到兩個星期的時間。
有時候人家講到這麼個故事,可沒人真正知道到底有幾分是真的,説什麼有一批拆卸工惡作劇,利用空閒時間,把一個到歐洲去度假的同夥的汽車拆掉了。等那度假人回來,汽車仍在汽車間裏,毫無損傷,只是拆成了好幾千個零件。他是個老資格技工,拆卸活懂得不少,他就決心再裝起來。足足花了一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