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卻説範遙見她拜地,自己也慌忙跪俯於地道:“今得以相見,範遙死而無憾。紫衫龍王請起,來
方長,眾兄弟姊妹得以相聚,自當和睦相處才是。”二人相對起身,均是無語以對。此時,一名教徒前來稟報,酒宴已備好,眾人遂一同入席坐定不提。
散席之後,張無忌、楊逍、範遙、紫衫龍王進入密室。四人坐定之後,良久不語,均知冷麪人志在不小,此事着實棘手。
張無忌道:“可知這冷麪人的來歷?”楊、範二人均是搖頭,楊逍道:“此人名頭,我們也是今才知。”張無忌道:“此時離中秋月圓之時,尚有八月。其間,明教、少林、武當三派或可無事,但江湖幫會卻恐難免於難。楊兄你看此事該當如何處置?”楊逍與範遙對望一眼之後道:“眼下首要之事,便是查清冷麪人的來歷;其次,便是會同少林,武當共同商議之後,再行定奪。”張無忌點頭道:“楊兄説得極是,此事明
即分頭前去辦理。楊兄,義軍近來戰況如何?”楊逍沉默不語,張無忌向範遙看去,卻見他臉
甚是陰沉,張無忌驚道:“怎麼了,莫非吃了敗仗?”楊逍道:“沒有,義軍所向披靡,聲勢
愈壯大。”張無忌喜道:“那太好了!”範遙卻搖頭道:“未必。各路義軍,源出明教,兵士也大多是明教教眾,但近年朱元璋擁兵百萬,所收士卒,便不限於明教,凡中原人,俱可入軍。”張無忌道:“如此甚好呀!”範遙續道:“朱元璋勢力已成,於光明頂已是不屑一顧。我看冷麪人的背後,多少跟朱元璋有些干係。”楊逍急道:“範兄不可多慮。”張無忌卻是深知朱元璋為人,自己如不是逃得快些,也險些命喪他手。此時他剪羽已成,不聽總教號令,那或許是有的,但如説他想滅了明教,卻不至於。當下道:"範兄之慮未必全無道理,但此時光復事大,這等心事,咱們兄弟之間多慮一下倒也不妨,但若傳出去,於明教終是不利。"楊、範二人躬身應了。
張無忌道:"明清晨,我先到終南山,次拜少林武當。相煩範兄通知沿海一帶幫會,楊兄留鎮光明頂,不知如此可好?"二人應了。
正事言畢,便敍別來詳情,楊、範二人聽説張無忌已得一女,遂奇道:"怎地不見?"張無忌遂將情由説了,範遙驚道:"汝陽王察汗特穆兒早已離了大都,在陝西一帶徵戰,汝陽府中,只怕已恐無一人。"張無忌聞言不覺呆了,紫衫龍王道:"張教主不必過慮,我已數年未至中土,此番去大都正可以同範兄一塊去。我們兼程趕路,定可以追上綠的。"張無忌謝過,眾人分頭息了。
第二清晨,眾人正
下山之時,忽報冷麪人遣使前來。眾人遂至聖火廳中,一看冷麪人的使者竟是玄冥二老。
張無忌大為震驚,未及開言,趙早已冷冷地道:"玄冥二老,你等又賣主求榮了?"玄冥二老中,鹿杖客好
,鶴筆翁貪圖富貴,這兩人原都是趙
部下,後來被範遙用計將他倆
出汝陽府,自是閉雲野鶴般地東遊西蕩,卻不料竟投奔了冷麪人。
以他二人武功,當世極少有人能及,可見冷麪人處心積慮,志在不小。
聽了趙此言,鹿杖客倒還罷了,鶴筆翁卻大怒道:"汝陽王言而無信,老子自是棄暗投明,又關你郡主娘娘什麼事了?"趙
笑眯眯地道:"你説棄暗投明,卻不知投的什麼明?"鶴筆翁"哼"了一聲,道:"我哥倆跟着冷麪大俠,待一統…"鹿杖客怒道:"你少説兩句成不成?今
我們是送冷令來的,可不是來吵嘴的。"轉身大聲道:"明教現任教主速接冷令!"楊逍聽他口氣蠻大,失笑道:"是聖旨到了嗎?"鹿杖客道:"也差不多。你便是教主?"楊逍道,"在下正是。"鶴筆翁道:"那還不快跪下接令!"楊逍道,"如果我不跪下,你便不給冷令了,是不是?"鶴筆翁道:"那當然。"楊逍回身邊走邊道:"那好吧,我不要這冷令了!"鶴筆翁大急:"哎——哎——哎,你站住!"楊逍回身立定道:"冷麪人命令你們務必將冷令
在我手中,否則定然要你們倆的腦袋,是不是?"鶴筆翁道:"你怎麼知道的?"楊逍一笑道:"如是我不接冷令,你回去便要丟腦袋,如此説來,是你求我了不是?"鶴筆翁腦筋轉得最慢,聽他此言,不覺一怔道:"你這樣説來,倒也有兩分道理。"楊逍厲聲道:"既是如此,何不快跪下求我接令?"楊逍本已年高,平
寡於言笑,此時因張無忌和紫衫龍王重回光明頂,心中難免高興,再者,見到這對活寶,便想逗他們樂一樂。其實,如論武功一途,楊逍還稍遜一籌,只因這師兄弟二人,與人拼鬥,不管對頭武功強弱,均是兩人同進同退,二人自隨師學藝至今,大半輩子都朝夕相處,並未娶
,是以配合得極是巧妙,但如論單打獨鬥,恐怕又要低楊逍一籌。
卻説這鶴筆翁升官發財,奈何一直未得委任,但心中於官場一套,卻極是
稔,那怕遇上官職不高之人,他也顯得畢恭畢敬,以他的武功,原不該如此,奈何人各有志,那可是説不得了。
眼見楊逍如此聲俱厲,端的如朝臣發怒,鶴筆翁雙膝一軟,當真便要跪下。旁觀諸人忍不住就要發笑,卻突然驚呼道:"楊教主小心!"原來鹿杖客見這師弟如此胡塗,這一跪下,顏面何存?便一把拎住鶴筆翁衣領,從懷中掏出冷令,向楊逍猛擲過去,口中道:"明教教主接冷令!"一條白光急
楊逍,是以眾人驚呼。卻見暢逍左手一抄,已將冷令接在掌中。突然"咦"的一聲,急將冷令
至右手,依然覺得不對,急又將冷令
還左手,臉上神
甚是古怪。
張無忌飛掠上前,接過冷令,但覺着手冰冷異常,也不"咦"了一聲,但九陽神功即刻生效,便穩穩托住冷令。
卻聽鹿杖客和鶴筆翁縱聲大笑,甚是洋洋得意,自顧轉身下山去了。
諸頭領未得教主下令,便任其自去。
眾人圍攏過來,向張無忌手中看去,但見這冷令呈月牙形,通體瑩白如玉,但入手甚是沉重,令上刻了幾行紅字,鮮豔滴,卻是"中秋月圓,武當山頂,英雄大會,亟盼參加。冷令到處,違者立斬。"署名便是冷麪人。
楊逍奇道:"教主,這會是何物所制,古怪得緊。"張無忌翻來覆去地看了會,見這冷令似玉非玉,似石非石,似鐵非鐵,實是猜它不透,便搖頭道:"我也不知。"卻聽周顛道:"讓我瞧瞧!"言罷伸手便抓了去,卻聽"哎喲"一聲,周顛右手掌似被火灼一般,冷令拿捏不住,徑往地下摔去。
紫衫龍王眼明手快,一把抄住了,細看之後道:"此石產于波斯,極是常見,叫做寒魂石。不想冷麪人卻用來嚇唬人,倒讓周顛兄虛驚了一場。"周顛不服道:"再讓我試試,我就不信拿它不住。"紫衫龍王笑道:"還是算了吧,此石質地極脆,觸地即成碎片,萬難拚湊。如給周兄摔碎了,冷麪人要將起來,周兄可得到波斯跑一趟了。"眾人哈哈大笑,周顛瞪了冷令一眼,只得作罷。紫衫龍王將冷令給楊逍,楊逍這次有了準備,接過之後,將它放在聖火廳聖火之下。眾人談論一會,盡皆稱奇。
周顛罵道:"這冷麪人如此託大,他要做東道主,為甚不在自己家中,卻跑到武當山裏去做甚?",張無忌一聽之下,心中忽急,便與眾人作別,一行人疾速下山去了。
到了山下,張無忌和趙讓小昭和常勝王隨自已一路,徑投終南山,讓範遙和紫衫龍王沿大都方向去追綠
。張無忌如此安排,自是大有深意,不提。
不一,張無忌等四人已至終南山。他記得全真教的掌教伯顏德龍曾預言他自己尚有三年陽壽,並囑自己如從海外歸來時,務必前去一敍,如他預言應驗,此刻恐已不在人間。念及此,更加快行程。不一
,已至全真教所在山麓,放眼望去,張無忌不
傷
萬分。